从发展轨迹上看,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的创立时间接近,都经过了多轮融资,并全国开仓,一城接着一城。甚至,两者的上市时间只差了四天,就像公式对手一般。也正因为如此,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一样,都曾陷入亏损、撤城的困境。从2019年到2021年,叮咚买菜一直在亏损泥潭中挣扎,净亏损分别为18.7...
叮咚买菜亏损要比每日优鲜多。财报显示,叮咚买菜Q3经营亏损为20.189 亿元(约合3.133 亿美元),而2020 年同期经营亏损为8.439 亿元。 这里边有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那就叮咚买菜的营业收入是每日优鲜的三倍,如果其他所有影响成本的因素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那么叮咚买菜的亏损也应该是每日优鲜的3倍。问题...
以2020年数据为例,每日优鲜的单均营销成本和单均履约费用都高于叮咚买菜。不过,结合客单价规模来看,每日优鲜在94元每单的基础上,履约费用仅仅多出4元,其在物流仓配上的效率优于叮咚买菜;而叮咚买菜的单均营销成本仅为每日优鲜的1/3,营销投入产出约为20倍,每日优鲜仅有10倍。数据来源:根据招股书整理 ...
这无疑也为叮咚买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前有兴盛优选先后撤出河南、山东、四川、重庆、福建、贵州等省市,几近退踞大本营湖南,对于同样资本催熟之下的叮咚买菜,选择在经济下行、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弃车保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而叮咚买菜最新财报显示,三季度叮咚买菜净收入61.9亿元,同比增长111%。 对比二者数据来看,叮咚买菜的营收规模几乎是每日优鲜的3倍。 (数据来源: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财报) 从上图可以看出,叮咚买菜作为后来者,其营收规模在2019年四季度开始超越每日优鲜,并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在三位数以上,从今年一季度开始,叮咚...
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进入生鲜电商赛道的起步时间间隔三年,但招股书显示,无论经营规模,还是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目前叮咚买菜均处于领先地位,属于后来者居上。首先,在最基础的经营规模方面,叮咚买菜大约是每日优鲜的2倍。招股书显示,2020年,叮咚买菜的GMV(交易额)和营业收入分别为130.32亿元和113.36亿元,约是...
每日优鲜最先入局,它于2015年11月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前置仓”,并很快尝试在更多城市复制该模式。叮咚买菜在2017年成立并加入战局,随后于2019年开始加速全国性扩张。也是在2019年,美团推出同类型业务美团买菜。前置仓模式从无到有,在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五年,入局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能力迭代——从配送...
和每日优鲜一样,叮咚买菜采取的也是前置仓模式,二者一度被称为“前置仓双雄”。不过,尽管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都采取了前置仓模式,双方的上市节点也相差无几,但如今两者的境况却大不相同。一方面,叮咚买菜进行成本端优化,以缓解亏损。前置仓的大面积铺开,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业务发展,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生鲜电商的江湖一直不平静。上月中旬,生鲜电商“老大”每日优鲜、“老二”叮咚买菜前后脚迎来了“坏消息”。只不过,前者来自供应链的自发申诉,后者来自市场监督局的强力监管。3月17日,有媒体报道称,每日优鲜望京总部出现供应商拉横幅讨债的情况,“每日优鲜,还我血汗钱!”的声音从中午持续到下午。而根据每日...
每日优鲜急速掉队后,生鲜电商的战局似乎发生了变化。叮咚买菜的亏损逐渐减少,今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总营收同比下降4%,净亏损为3.449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同比下降85.6%,从2021年同期的亏损19.756亿元降至亏损2.852亿元。“进入第四季度,我们预计将恢复同比增长轨迹,接近非公认会计准则的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