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欧盟的“严监管”,中国采取“包容审慎”策略,最新出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2025年9月1日施行)进一步细化AI生成内容的监管要求。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核心要点 1.显式标识与隐式标识双轨机制 •显式标识:用户可直接感知的提示,如AI生成...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全面的监管框架,但它的通过同时引发了公司和监管机构的担忧:一方面,有些公司担心这项法案可能过于严格,限制了技术创新和商业发展;另一方面,一些立法者认为该法案还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这场伦理之争的终局,或将重塑数字时代的世界秩序:1.动态平衡术:欧盟的“分级监管”vs中国的“社会共治”2.技术向善论:IBM的“道德权重”模型,将公平性指标嵌入算法基因 3.公众觉醒潮:丹麦推行“AI公民陪审团”,用大众伦理校准技术方向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端云协同”模式的启示——让数据可用不可见,在隐私...
在欧盟率先为AI监管立法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鲁传颖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欧盟是否能够在该领域起到带领作用,还有待验证。在法案尚未生效、本身面临创新和不足并存的情况下,这个举措能否缓解“AI威胁论”、推动各方在AI监管领域合作等尚无定论。当地时间2024年...
事件:根据澎湃新闻,欧盟拟要求开发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公司披露是否在系统中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材料。 欧盟达成关于《人工智能法》提案的协议,为生成式AI设立版权规则。4月27日,欧洲议会就《人工智能法(The AI Act)》提案达成临时政治协议,要求部署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公司披露用于开发其系统的受...
然而,欧洲议会的投票通过远非欧盟人工智能立法的终点。从中期来看,下一届欧盟委员会将在人工智能方面开展更多工作:必须解决工作场所中的人工智能问题,并致力于吸引欧洲的投资;将启动有关人工智能责任提案的谈判,并可能关注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人工智能法案》和即将生效的更新后的《产品责任指令》、即将生效的《...
同月,在首届全球人工智能(AI)安全峰会上,中国和其他 27 个国家和欧盟也签署了一项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协议,即《布莱切利宣言》,该协议促进“对前沿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风险的共同理解,以及各国政府共同努力应对最重大挑战的必要性”。中方当时就指出,人工智能治理攸关全人类命运,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展...
五、国际竞争与欧盟的立法先发优势 欧盟在AI政策制定方面的先行者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自2021年4月欧盟...
当它于2021年因欧盟CD和CDSM的监管缺陷而诞生时,受GDPR启发的AI法案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关于AI(包括GenAI)的正式法规。2024年6月,该法案在欧盟官方公报(OJ)上发布,并将于2026年8月生效,即生效后24个月。该法案因其根据风险将人工智能分为四类而闻名:不可接受的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GenAI被认为是...
导语:该法案为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立法步骤,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同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 布鲁塞尔当地时间5月21日,欧盟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宣布通过了一项开创性的法律——《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该法案为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立法步骤,旨在平衡创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