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 论 思考题 1-1 以⽆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教材图1-3模型中信源、信宿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在⽆线电⼴播中 ①信源:从声⾳转换⽽成的原始电信号。②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③信道...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勤学习⽹第1章 绪论1.1 复习笔记⼀、通信的基本概念1通信的发展(1)通信的概念通信是发送者(⼈或机器)和接收者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的信息传递。(2)通信的发展历程①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②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③1918年,调幅...
答:(1)在无线电广播中 ①信源: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②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③信道: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2)在电视系统中 ①信源:从影像转换而成的电信号。②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③信道: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1-2何谓数字信号?何谓模拟信号?
第1章 绪论 1.1 复习笔记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 1.通信的发展 (1)通信的概念 通信是发送者(人或机器)和接收者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传递。 (2)通信的发展历程 ①1837年,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 ②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③1918年,调幅无线电广播问世。 ④1936年,商业电视广播开播。 ⑤1983年,蜂窝状移动通信...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第部分课后习第1章绪论思考题信源:从声转换成的原始电信号。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信道:载有声和影像的线电波。2在电视系统中信源:从影像转换成的电信号。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影像。信道: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 7版)课后习题答案第?部分 课后习题第1章 绪 论思考题以?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教材图1-3模型中信源、信宿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在?线电?播中①信源:从声?转换?成的原始电信号。②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③信道:载有声?和影像的?线电波。(2)在...
通信原理第7版第7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热度: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论 思考题 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教材图1-3模型中信源、信宿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在无线电广播中 ①信源: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②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
本书是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第7版)的配套电子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梳理知识脉络,浓缩学科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
答: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以错误概率最小作为最佳的准则。 9-2 试写出二进制信号的最佳接收的判决准则。 答:二进制信号的最佳接收判决准则:若,则判为“0”;若,则判为“1”。 9-3 对于二进制双极性信号,试问最佳接收判决门限值应该等于多少? 答:二进制双极性信号中 ...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论 思考题 1-1 以无线广播和电视为例,说明教材图1-3模型中信源、信宿及信道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在无线电广播中 ① 信源:从声音转换而成的原始电信号。 ② 信宿:从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成的声音。 ③ 信道:载有声音和影像的无线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