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从事微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研究。微生物所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所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2007年,微生物所的大部分从中关村迁至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生命科学园区。 微生物所是由戴芳澜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方心芳先生领导的 测试服务:微...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曾三次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1991年、1996年、2001年),分列全国生命科学实验室第7、第6(部级实验室第一)位和第11位 应用方向:植物 植物基...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其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总体定位为: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重要模式植物为材料,系统地开展植物和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着重于大规模...
研究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生物资源、微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设有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生理与...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曾三次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1991年、1996年、2001年),分列全国生命科学实验室第7、第6(部级实验室第一)位和第11位。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20周年活动暨2023年青年学术论坛于2023年4月9日-10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举行。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领导与管理支撑部门负责人、学术委员会委员、特邀嘉宾、重点实验室职工、博士后和研究生等...
(一)单位简介(二)实验室简介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3,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建,其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在2……
位于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毗邻国家5A级森林公园。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邱金龙研究组主要从事植物抗病机理以及生物技术通用方法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植物广谱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为培育广谱、持久的植物抗病品种提供理论支撑;2)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研究;3)通用生物技术方法...
一、简介(一)单位简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http://www.im.cas.cn)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目前已成为具有雄厚基础、强大实力和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研究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http://www.im.cas.cn)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12月3日,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研究所坚持“微生物、高科技、大产业”的战略定位。以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