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郡司马陈源湛》 到过永安桃源洞的游人,第一眼见到的景像就是题刻在入口峭壁36米高处,每字有2米见方的“桃源洞口”四个醒目的大字。在这四个大字下方,还题刻有一首七律:“介破巉岩一涧流,探奇乘涨弄扁舟。悬岩高削千寻玉,幽壑寒生六月秋。...
②来到桃源洞口,扑面而来的是一堵摩天的峭壁,像是将要压下来,却又被定身法定住似的。抬头望,险峻而又壮美,上有“桃源洞口”四个两米见方的大字和一首古诗。诗中“武陵人远桃空在,临眺踌躇意未休”两句点出了桃源洞的魅力。③傍山的石径旁有一条秀丽的小溪——桃花溪。它从群山深处蜿蜒流出,淙淙汩汩,清澈透亮...
桃源洞口已是溪水,山水相依美如画 更新时间:2025-05-05 06:53:37 浏览次数: 258 查看更多评价 ∨
桃源洞口已是溪水: 引发强烈反响的事件,真正的内幕是什么? 桃源洞口已是溪水 全国服务区域:临沧、长春、甘南、张掖、巴彦淖尔、辽阳、运城、惠州、黔西南、锦州、太原、天津、宣城、兴安盟、乌兰察布、萍乡、大连、青岛、商丘、泰州、德宏、池州、黄南、湘潭、中山、怀化、儋州、信阳、河源等城市。 电车痴汉系列漫画 桃源...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张瑞图之草书,用笔爽利,造型别致,但不耐寻味。”张瑞图《桃源洞口诗册》卷,草书。纵:21厘米,横:322厘米。绫本草书,天启七年(1627)作,收藏处不详。该卷书法不同于柔媚时尚,而别具“奇逸”之态,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凌厉。构...
桃源洞口芳草萋萋的诗词 “桃源洞口芳草萋萋”是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桃花源外“芳草鲜美”的场景。以下为完整诗词: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诗词大意为:山谷云烟缭绕,溪上飞架的高桥若隐若现;站在岩石西侧询问那捕鱼归来渔人。这里桃花随着流水,...
在我们身边,有一处神秘的所在,名为桃源洞口。它坐落于溪水重重之间,让人在寻觅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奥秘。当你在此地,或许会想:何方寻得新天地之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展开一场寻找新天地的冒险之旅。 一、桃源洞口的自然风光 桃源洞口已是溪水重重,何方寻得新天地之迹?此标题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了创作,将原句进行引申...
张瑞图《桃源洞口诗册》释文:贵人讳丘壑。絜我抱微尚。常愿就薮泽。逍遥老闲旷。失足落风尘。十载事孟浪。有如雉在樊。虽饱神不王(旺)。日为碧鸡游。西南穷叠嶂。荪山信合沓。莽亘非一状。叠翠耸青螺。拖皱横绛帐。盘螭相虬胶(缪)。骏马各奔放。苍然入虚无...
桃源洞口來否,月色今宵最明。 清 黃之雋 鑒賞 游桃源洞 洞口沈沈罨綠陰,風泉吹落碧雲深。仙源未必無尋處,至竟誰存避世心。 清 恩霖 鑒賞 村景夏日 樹杪蟬聲斷續,村頭燕舞高低。不是桃源洞口,偏饒犬吠雞啼。 清 安禎 鑒賞 立岩洞口逢雨 盡日行吟水石中,荊榛迷路雨濛濛。尋真更入桃源洞,秋染岩...
经典碑帖:张瑞图《桃源洞口诗卷》张瑞图《桃源洞口诗卷》,草书,21cmx322cm,天启七年(1627)。张瑞图在晚明书坛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是晚明新书派标志性人物。其书法无论是外观面貌还是内涵意蕴,都与前人迥然不同。凌厉的点画, 奇倔的字形, 构成作品的主旋律强烈的力感, 动荡的气势,给人一种崭新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