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你看,在士女如云的乐游苑上,在繁华似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飘然起舞的舞女在热闹的舞筵上结合了起来,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优美!而眼前的秋柳,却是完全相反...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本题考查古诗中虚词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注释: ①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 背景: 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诗人借咏...
柳唐代: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树,伤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柳【唐】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释】 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译文】 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
作者: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译文:你曾经随着东风轻拂歌席舞筵,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苑中游玩。又为何肯捱到秋天来啊,现在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诗写的是写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
诗句原文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东风:指春风。舞筵:歌舞的筵席。乐游:乐游原的省称,也叫乐游苑,在唐代长安东南,今陕西西安市郊。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肯到:会到。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斜...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翻译赏析 《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作者为唐朝诗人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前言】 《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