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有关部门上奏说:“林邑蛮国,上奏的表章和奏疏不恭顺,请发兵讨伐攻打他们。”唐太宗说:“兵器是凶器,迫不得已才使用。自古以来穷兵黩武,没有不灭亡的。苻坚自恃兵力强大,一心想要吞并晋朝,发兵百万,一下子就灭亡了。隋朝皇帝也一心想要攻取高丽,连年征发劳役,人民无法忍受怨恨,最终死在普通百姓手...
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盘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征绢五百匹。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
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有关部门)上言:“林邑(唐朝藩国国名)蛮国,表疏不顺(向唐朝皇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指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但(讨伐林邑)经历(沿途经历)山险,士卒瘁(过度劳累)劳。若我士卒疾役,虽克剪(消灭或战胜)此...
【试题参考答案】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史料中唐太宗的基本观点是( ) ,组卷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
【题目】19.大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唐朝藩国国名,约在今越南南部)蛮国,表疏不顺(向唐朝上疏时言语有冒犯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史料中唐太宗的基本观点是( )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
太宗曰:“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不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
唐太宗说:“当初,岭南的地方官盛传冯盎要叛乱,我决心讨伐他们,魏微多次进谏,认为只要用仁德来安抚他们,不用发动战争他们就会自己来归顺。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不用一兵一卒而岭南获得安宁,其效果真是胜过十万大军的威力啊。”贞观四年,主管大臣报告说:“南方的林邑国,上疏的言辞不恭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