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莉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的弟子,在跟随高本汉学习几年中文之后,1961年至1962年,林西莉来到北京大学读书求学,此后曾数十次到中国访问。 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
1961年以留学生的身份初次到中国,然后从1973年开始,每年都来,经常不止一次,所以,“大概有五六十次?”最近,因为她的两本新书《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和《给孩子的汉字王国》出版,林西莉又一次来到中国。 从1973年到1988年,林西莉曾花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了讲述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汉字王国》,这本书成为...
林西莉是著名汉学家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的弟子,1960年代初期,林西莉曾来北京大学读书求学,回瑞典后,她在瑞典学校担任汉语教师,为瑞典电视台做过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并整理总结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和所学,耗时八年写成了《汉字王国》一书。 林西莉 《汉字王国》一书能在国内出版,是由出版家汪家明、瑞...
澎湃新闻从活字文化方面获悉,瑞典汉学家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于当地时间上周日(9月26日)去世,享年89岁。1950年代末,林西莉跟随瑞典汉学家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学习汉语。1961年至1962年,林西莉来到北大读书求学,此后曾数十次到中国访问。1971年起,林西莉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
林西莉生于1932年,是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弟子,曾耗时8年写了《汉字王国》一书。该书从她在瑞典教汉字的经验而来,选取200多个与人的生活有关的汉字,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其起源和特点,被译成了中、英、法、德等10多种语言出版。 林西莉对媒体讲述过一个与“木”字相关的故事,在她刚接触中国文化时,这个字...
林西莉是著名的汉学家兼教授、作家和摄影家。早年师从著名汉语专家高本汉学习。1961年至1962年在北京大学留学,此后曾数十次到中国访问。1971年起在瑞典任汉语教师,1978年后为瑞典电视台做有关中国语言的节目。曾任瑞中友好协会会长。著有《汉字王国》《古琴》《另一个世界:中国印象1961-1962》等关于中国文化的著作。
林西莉在《汉字王国》中文版扉页签上自己与汪家明、李之义三人的名字 回首往昔,一位金发碧眼的瑞典姑娘塞西丽娅曾在1961年到1962年间第一次来中国。“她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对汉字特别痴迷。与字母文字的瑞典文不同,汉字是象形文字,她好奇为什么一撇一捺一点,就能组成一个汉字。不仅在学校向老师求教,还广泛到社会上去...
这本书中的汉字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让人爱不释手。林西莉将书名译成《汉字源流》,三联版的汉译本名为《汉字王国》,近年还出版了《给孩子的汉字王国》。林西莉说:“如果一个孩子在启蒙时期就能以这种方式学习汉字,他们就能与中国古老的文化重新连接。”
汉字王国 [瑞典]林西莉《汉字王国》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她上个世纪50年代跟随汉语学家高本汉学习,从那时起就迷上了汉字。她总想弄清楚,一个个汉字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一笔一划代表着什么?它们最初的形式如何?即便是最简单的“一”、“三”、“五”、“七”,在她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