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一场关于改革、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论争“硝烟弥漫”,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的文章《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林毅夫、张维迎,同为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的联合创始人、同为这里的经济学教授,却“英雄所见不同”,其学术观点上的剑拔弩张,再次让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由于其在经济学上的巨大成就,杨小凯被誉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华人”。 杨小凯和张维迎一样,都对哈耶克备受推崇,信奉古典自由经济学派,他和林毅夫关于后发劣势优势之争,对今天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而言,至今仍然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何为后发劣势? 杨小凯认为,后发展国家可以轻易地模仿,而快速发展经济,但也会因此...
过去40年间,全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无疑是中国经济的腾飞。历史的沧桑巨变,毫无意外地在思想界引发了两种学者的大争论——杨小凯与林毅夫被推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1994年,林毅夫指出,中国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现代化;2000年,杨小凯发表了题为“后发劣势”的演讲;不久,林毅夫便发表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
杨小凯(1948—2004)的学术成果和重要观点,并没有随着其去世而烟消云散。作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两次提名的华人学者,他的学术成就迄今无人超越。他在生前与北大教授林毅夫有过“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争论,在他去世后,北大教授张维迎成为杨小凯观点最著名的继承者和阐扬者,继续与林毅夫论战,并广受关注。但...
我就先从两个人的经历出发,杨小凯和林毅夫都是有戏剧性人生的两个人,我们先说杨小凯。杨小凯是湖南人,本来是高干子弟,他的父亲可能是在57年反右派中犯了错误。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杨小凯还是个18岁的中学生,那时候他非常地激动,非常激进地参加到文化大革命当中,成为当时著名的造反派。文化大革命的主旨是打倒...
大V林毅夫与杨小凯的辩论(一) 在大陆高校工作的台湾人中,最有知名度,影响力,同时也是目前学术成就最高的人,应该就是林毅夫老师。林老师1979到大陆之后,先在北京大学获得了政治经济学硕士,又赴美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回北大任教不久后,就共同创办了北大中国际经济研究中心;现任北大南南学院院长、北大国家发展...
《杨小凯与茅于轼》初稿,提到第四代学者的一些整体风貌时,不经意中,曾将厉以宁与吴敬琏先生并提,茅于轼先生认为这样不妥当,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一种类型的学者。我在电脑中敲下《杨小凯与林毅夫》时,也觉得有些不妥,真有点唐突小凯了。 笔者在《伟大的杨小凯》一文中指出:林毅夫这个人,有趣之处,在于知道谁是真正出活...
在学术界,杨小凯的学术贡献和人格魅力,获得了几乎左中右各派学者的褒扬,但官方却保持了沉默;林毅夫不但成为政府的经济智囊,还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座上宾,但他的学说却饱受争议。 林毅夫“学而优则仕”:2008年任世界银行副行长,2016年创办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学员均为发展中国家领导人),成为经济政策智囊团成员之一;20...
林毅夫与杨小凯商榷: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编者按:2002年杨小凯在天则所演讲《后发劣势——共和与自由》。当年,这份演讲稿引发了杨小凯与林毅夫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林毅夫发文《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与杨小凯探讨中国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问题。十年过去,这个问题对于已经持续高速发展30多年...
林毅夫和杨小凯曾经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很久。林毅夫认为落后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后发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