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公元59—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曾任丞相、太守、太尉等。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始终以“清白吏”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不受私谒”。杨震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暮夜却金”,拒收昌邑县令王密礼金,留下“四知太守”的美称。廉政思想 杨震30岁自费设塾授徒,...
《杨震拒金》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该典故讲述了杨震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他曾经提拔过的官员王密正是昌邑县令,王密在谒见杨震时,趁夜深人静,拿出黄金想要酬谢杨震,被杨震以 "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四知拒金,受到驳斥后,王密十分惭愧,只好作罢。原文 杨震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
东汉杨震以弘扬汉太尉杨震高贵品格、展现杨震光辉形象的历史传奇题材的三十集电视连续剧。本剧由陕西华阴市委市政府、陕西潼关县委县政府、东汉杨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南京传奇影业有限公司联合拍摄。演员表 剧情简介 杨震自幼饱读经书,教书育人,誓不为官。当朝大将军邓骘奉皇太后之命微服私访,发现杨震,设计逼他走上“...
杨震(?~124年),字伯起,号“关西孔子”、“关西夫子”、“四知先生”,弘农省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出身弘农杨氏。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杨震 别称 四知先生、关西孔子 字 伯起 所处时代 东汉 出生地 弘农华阴 逝世日期
杨震列传 杨震(?—124年),字伯起,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名臣。清廉公正的“四知先生”杨震的八世祖杨喜,是汉高祖的开国功臣,获封侯爵。高祖父杨敞,在汉昭帝时担任丞相。父亲杨宝,学问很好,不爱做官,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杨震从小非常好学,博览群书,通晓经术,是当地很有名的经学大师,...
杨震,东汉华阴人,为官清廉刚正,被称为“关西夫子”。杨震的性格作风公正廉洁,从不接受别人的私自请托。子孙们常常素食,出门也是步行。一些亲故旧友或建议他置办一些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人称他们是清白吏的子孙,用这个名称留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杨震一度被调任荆州刺史。上任时路经昌邑。他以前所举荐的...
总之,东汉时期的名臣杨震,青少年时期刻苦好学,并且闻名乡里,直到五十岁才踏入仕途,因拒收贿赂而被人们尊称为“四知先生”;他不仅自己清正廉洁,而且做官后誓死反腐倡廉不动摇。杨震““暮夜却金”、坚决拒收贿赂、保持清正廉洁的好品德值得我们学习;他视死如归坚持反对官场腐败的大无畏精神,更加使得人们敬佩。我...
陕西潼关县四知村杨震廉政博物馆内的四知堂 陕西城固李固故里 李固,陕西城固人,东汉中后期名臣,汉顺帝、汉质帝和汉桓帝时为官,曾官至太尉,遭大将军梁冀迫害致死,归葬故乡。其墓具体地址在今城固县城西15公里处的柳林镇李固村。 李固村并不大,一派宁静的田园风光,...
杨震修德砺能,博学致远,应征辟而出仕,从基层的县令做起,直到担任地位显赫的三公之首,从政二十年,勤政廉政,政绩卓著。尽管处在腐败盛行的东汉安帝时期,但杨震却不随波逐流,而是谨遵朝廷的礼制规范、今文经学的宗旨要义以及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居高位而不易其本,遭遣归而不失其节,始终恪守为官清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