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亚玲 教授 博导 收藏 完善纠错 昆明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98年获云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
杨亚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药物分析课题组组长。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98年获云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昆明市中青年学术技术...
杨亚玲 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工作学习经历 1982-1986 云南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1995-1998 云南大学化学系,理学硕士 2001-2006 昆明理工大学,工学博士 1986-至今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二、 研究领域 药物分析:合成新型纳米材料,利用分析化学、材料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
杨亚玲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73089916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0 项目 127 成果 1536 阅读 0 下载 925 被引 20 H-指数
恭喜昆明理工大学杨亚玲老师一件发明专利完成成果转化,龙图腾网恭喜昆明理工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氮掺杂碳量子点荧光增敏检测环丙沙星的方法成功实施成果转化。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17-12-19发布的专利公告中获悉:该专利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17105010728
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 宏、杨亚玲*等利用热解法合成了铜、铁双原子纳米酶(Cu,Fe-N-C),基于PAEs调节Cu,Fe-N-C氧化物模拟酶活性,建立荧光检测新方法。如图1所示,Cu,Fe-N-C能催化邻苯二胺(OPD)生成黄色荧光产物2,3-二氨基吩嗪(DAP)。而PAEs的加入会增强催化体系的荧光强度,由此建立痕量PAEs的...
杨亚玲 教授 博导 收藏 完善纠错 昆明理工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198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1998年获云南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