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秋兴八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原文: 秋兴八首 唐代-杜甫...
杜甫《秋兴》八首通译与赏析 1.【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优势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异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冬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暮秋露珠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覆盖在萧瑟阴沉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
第一首:白露时节,枫树凋零,巫山巫峡充满了萧瑟阴森的气氛。江面上波浪滔天,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而巫山上的风云则仿佛与地面相连,使人感到压抑。看到丛菊盛开,诗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孤舟系在故园的心上。处处都在催促裁剪寒衣,黄昏时,白帝城高处的捣衣声显得尤为急促。第二首:听说长安的政局就...
步韵杜甫的《秋兴》八首,不间断地用时半个月。步韵每一首其间,除了步的第六首外,其它七首都不是十分顺利完成的。不是很顺利地完成,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杜甫的《秋兴》八首中,出现的韵字,很多都是我们当今生活中所见不到的物像。比如其一的“砧”,其二的“槎”“笳”,这些已经消失了的物像该怎么去接?
杜甫这首《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即景抒怀七言律诗,也是其组诗作品中的第一首诗。整首诗开篇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深秋景色,奠定了全篇冷寂哀伤的基调。接着,变换了写秋天的视角,俯仰于天地之间,秋风肆虐,江水翻涌,惊涛骇浪,水天相接。然后,从菊花盛开的秋天引发回归家园的愁思...
杜甫《秋兴》翻译赏析 篇1 《秋兴·瞿塘峡口曲江头》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前言】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
杜甫 ⽂化 赏析杜甫的《秋兴⼋⾸》其⼀ ⽟露凋伤枫树林1,巫⼭巫峡⽓萧森2。 江间波浪兼天涌3,塞上风去接地阴4。 丛菊两开他⽇泪5,孤⾈⼀系故园⼼6。 寒⾐处处催⼑尺7,⽩帝城⾼急暮砧8。 【注释】1. ⽟露:指霜。2. 巫⼭巫峡:这两处均在今四川...
高清经典 | 徐渭 行书《杜甫秋兴八首册》,茶,徐渭,草书,行书,画家,香草,明朝,书法作品,杜甫秋兴八首册
📖《秋兴八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杰作,以描绘秋景为线索,抒发悲愁之情。🌬️“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运用了玉露、枫树等意象,表达了作者老大伤悲、郁闷凄苦的情感。短短14个字,便营造出满目衰飒的秋景和森森逼人的寒气,奠定了全文的悲凉基调。🌊...
杜甫的《秋兴八首》全部内容如下: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圣水浮舟楫,忆昔追怀江汉思。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韵独具真情远,深沉秋思诉乡音。 第一首主要描写了眼前的景象,引出内心的情感。第二首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首借古伤今,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