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春运70年,铁路速度见证时代之变 刊于《人民日报》2024.2.22 第10版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 幸福最是家团圆。 1954年,原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春运概念顺势而生。改革开放后,打工潮兴起,春运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走过七十载,春运发生了巨大变...
人民日报:经济发展动力依然强劲 人民日报 | 作者 李心萍 中国经济“三季报”日前发布,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消费持续回稳向好,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投资同比增长3.1%,规模持续扩大;货物贸易进出口平稳运行,其中出口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6%。与此同时,投...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8日 第 07 版)高铁,日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10多年间,从无到有,再到“公交化”运营,中国高铁正以它特有的“颜值”与“气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2万公里。风驰电掣、舒适便捷。中国高铁每一次安全...
发挥独特优势 坚定前行信心(全面辩证长远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李心萍 《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1日 第01版) 看清走势、辨明大势,不妨从把握优势出发。 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来源:人民日报 “链长”带动6000多家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轨道交通,一车“链”千企(经济新方位·走进集群看创新) 本报记者 李心萍《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第 02 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
人民日报记者 李心萍、邱超奕、常钦、王云杉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聚焦民生关切,着力...
本报记者 李心萍《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3日 第 13 版)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新变化、新趋势?应如何看待、如何应对?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旭。问:我国人口发展面临哪些新变化、新趋势?答: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记者李心萍: 李院长,您好!请您聊聊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年来文艺界的新变化和体会。谢谢!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
本报记者 李心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8日 第 06 版)春运仍在进行。在15万多公里长的铁路线上,广大铁路职工和公安民警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守护着人们的温暖旅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5位来自基层一线的“最美铁路人”,作为新时代的铁路人代表,和大家见面交...
”7月30日,因遭遇强降雨,K396次列车在中途停留,一女乘务员哽咽发言安抚乘客。人民日报记者李心萍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K396次列车最新情况#,目前列车运行至北京市境内落坡岭站临时停车避险,旅客均处于安全状态,北京局已及时补给物资2次,目前,正在等待进一步纾解方案。网友:互相体谅,共克难关!#K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