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牛李党争”的起点是牛僧孺与李宗闵参加对策时引发的朝政风波,那次考试中,二人大肆抨击时任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而李吉甫则动用权力处罚主考官、压制牛僧孺和李宗闵。二是牛僧孺的名气要远大于李宗闵。论出身,牛僧孺远不及李宗闵,但牛僧孺是当时的“文学翘楚”,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齐名,他所创作...
为使牛僧孺能够顺利进入宰相阵列,穆宗末年,李逢吉将同样有入相声望的李德裕调至地方,此后,双方的斗争更加白热化了。 (当朝牛党) 唐文宗即位后,李德裕成功回京,但当时官至吏部尚书的李宗闵又借宦官之势成功拜相,之后又将多次辞相的牛僧孺再度引荐为宰相。二人得势后开始打压李德裕,将其排挤出京,让他出任西川节度使,...
相比之下,李德裕之嗜石较牛僧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洛阳城郊置有平泉山庄,“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天下奇异珍怪靡不毕致”,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罗致庄中心各种奇石被精心布置成名山大川之状,李德裕在《题罗浮石》一诗中写道:“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他对这些奇石异卉非常珍爱,曾为后代立下...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武宗会昌四年九月,李德裕怨太子太傅牛僧孺、湖州刺史李宗闵,言于上曰:“刘从谏据上党十年,太和中入朝,僧孺、宗闵执政,不留之,加宰相纵去,以
不得不说李德裕还是很成功的,西川已经逐渐安稳,这个时候吐蕃维州副使因为不满意吐蕃的统治,开始向李德裕投降。 李德裕担心这个一个计谋,于是李德裕上奏朝廷,请求朝廷做出决定,结果牛僧孺看到这个消息以后,很担心李德裕因此再次入朝为相,于是想尽办法阻挠。 ▲维州 ...
客观来说,牛僧孺是个清官。在当时,朝野就对牛僧孺的清名有所赞誉。其人在位的时候,也是一概不收贿赂。但是,牛僧孺是清官,并不代表他不用自己的人。这个人是一个权力欲很重的人,结党现象很重。因此,当政治见解相左的李德裕出现之后,牛僧孺会以李德裕为主要攻击对象,连同其手下,一起对李党的政见产生阻碍。
二、牛李党争的发展 牛李党争的导火索是元和三年策试案。元和三年牛僧孺、李宗闵等举子在策试 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时候“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当时这些人全部被录取,却引起了当时李德裕的父亲宰相李吉甫的强烈不满。李吉甫认为他们攻击的矛头就是自己,对着宪宗一顿哭诉之后,主考官被贬,牛僧孺等人也...
牛僧孺和李德裕的初次交锋 穆宗长庆二年(822年),李逢吉为宰相,专政弄权。李逢吉与李吉甫、李德裕父子不善,故而有意扶植牛党,打击李党。李逢吉为人颇为狡诈,擅使诡计,他先设计让李绅与韩愈相争,罢去了李绅的翰林学士之位,又利用于方在元稹和裴度之间制造事端,最终元、裴二人双双罢相。李逢吉乘机提携...
徒然舍弃诚信,有害而无利。这是匹夫都不做的事,更何况是天子呢!李昂认为有理,诏令李德裕将城池归还吐蕃,抓住悉怛谋以及所与他一同前来的全都放回。吐蕃在边境上将他们全部诛杀,极其惨烈残酷。李德裕因此对牛僧孺怨恨加深。 冬天十月,李德裕上奏南诏侵犯雟州,攻陷三县。
牛僧孺和李德裕是“牛李党争”的主要人物。这场争斗持续了四十年之久,使本就处于藩镇叛乱屡起,边疆四夷窥伺的唐朝中央政府的实力受到了重大损害。牛僧孺是原隋朝仆射牛弘的后人,不过到了唐朝牛家已然家道中落,牛僧孺完全是依靠苦读才得以进入官场的。初入官场的牛僧孺志存高远,为人直言敢谏,勇于担当,敢于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