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李娟和放羊的汉族人,其实都并不完全属于牧场,居麻等牧民才是牧场的真正主人,故而无论是汉族人做好的准备,还是李娟好心的提议,在真正的牧场生活中都有些不切实际,这个故事也反映出文化的差异和思想的碰撞。(4)此句体现了羊与牧人一生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他们身上都体现出:①生命的微弱与痛苦:羊和人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李娟 为了让羊多吃一点,走远一些,居麻每次放羊总是天黑透了才回来。等回到家,冻成了一截木头的居麻,一碗接一碗木然地喝茶,半天不吭声。这一天,尤其地冷,哪怕紧傍着炉火,呼吸间仍是浓重的白气。后来,这家伙大约缓过来了,突然俯身过来扯着我的外套袖子,开口道:“是新衣服吗?”我说:“不,穿了...
然后他又念叨着说李娟很可怜,哪天要给李娟做顿正经好饭,并问我喜欢饺子还是拉面。我很吃惊,立刻向加玛求证,她说:“是的,爸爸什么都会做!挤牛奶也会!烤馕也会!” 我啧啧赞叹:“简直跟汉族男人一样嘛!” 这时,居麻才告诉我,在他很小的时候,妈妈手断了,自己是老大,弟弟妹妹都年幼,他便开始替代妈妈做一切家务...
于是又一轮告别开始了。隔壁又来表达了一遍对奶奶的问候。嫂子又开始打包给奶奶捎带的物什。居麻重新给钱,重新算账。这次又多给了二十块,还额外抓了一小把零钱。加玛喜滋滋地数了又数,反复感慨:“这么多啊,这么多钱啊……”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我明白了告别是件大事。也想送她一些什么。可冬窝子里的李...
跟着驼队,骑马走上三天,我们便可和李娟一起来到冬牧场上的居麻家。居麻家的冬牧场有三万亩,却只住着八个人;而方圆几十万亩的牧区内,也不过二十来户人家。这里距离最近的村子两百多公里,没有网络,没有人烟,没有外界的消息,几乎与世隔绝。和所有牧民一样,居麻一家的日常除了解决吃喝拉撒,就是围着牲口转...
《冬牧场》是作家李娟的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这本书写的是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进入冬牧场,在寒冷荒凉的戈壁深处,与房东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经历。在四个月的冬牧场生活中,作者通过切身体会,用干净澄澈的文字和俏皮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哈萨克民族冬季牲畜转场的真实生活。居麻一家在零下40度的...
今日推送《冬牧场》中《一起去放羊》一篇,在这篇文字中,李娟写下的是与居麻的女儿加玛在“放羊”这一日常劳作中所发生的生动而幽默的相处细节,从中也可以窥见遥远牧场上的真实生活。 李娟《冬牧场》 一起去放羊 文/ 李娟 到了二月,“长的短了,短的长了”。地球自转的角度悄然偏斜,冬天缓慢地退潮。加玛也将...
李娟笔下的居麻:铁汉柔情的真实写照 🌟 居麻的双重魅力 1⃣ 居麻年近五十,白发苍苍,身高一米八五,体重一百一十公斤。他的脚步声如同雷鸣。 2⃣ 他擅长讲笑话,修理各种物品,牧羊,烹饪,针线活样样精通。他还会撒娇,喜欢穿漂亮衣服。 3⃣ 居麻聪明且心高,能干且自负。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善良温和、易于亲近...
李娟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住在茫茫沙漠的地窝子里。什么是地窝子?我很好奇:原来地窝子就是他们在地下的家。它陷入大地两米深,整个房间面积不到20个平方,四壁整整齐齐的堆积着羊粪块(羊粪是保温的好材料)。炉子是用大半个汽油桶改装,能够把整个房间烧热。对很多人来说,这根本就不像一个家,它既没有...
作家李娟想记录牧民在冬牧场里的生活情况,于是决定前往体验。 经过一番打听,只有懂汉语的居麻一家合适且愿意带她同行。 如愿启程后,李娟被安排和居麻19岁的女儿加玛一组,两人主要负责烧水煮茶搭帐篷。 在搭简易帐篷时,李娟觉得这只是临时住所,没有必要精心布置,所以帐篷里的物品摆放得随意且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