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李天霞身边有一个性格孤傲的年轻人。李天霞是副师长时,他是305团的团长;李天霞当正师长的时候,这个人是旅长。虽然两人在讨论战争时会有摩擦,但是总体相处还算是过得去。此人,就是张灵甫。李天霞这个时候还没想到,自己后半生的荣辱,就维系在了这个人的身上。74军战功卓著,军长王耀武因为劳苦功...
而李天霞却被调到一百军。王耀武说李天霞资望不够,但这显然是借口。因为后来接替施中诚的张灵甫,无论是学历还是经验,都比不上李天霞。张灵甫只是黄埔三期出身,淞沪会战时他还只是51师的上校候补官呢。
嘿,可张灵甫哪晓得李天霞对他那是恨得不行呐,不过呢,他还死心眼地觉得,凭着自己有后台,李天霞也不能把他咋地。嘿,那张灵甫去攻打坦阜的时候,特意叫人联络李天霞,让他带兵给自己打掩护。这样一来,自己既能不被解放军给围了,又能把功劳弄大些,这主意可真是妙啊,一举两得!嘿,可不得了!...
1949年,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李天霞撤守平潭岛。8月,解放军进攻平潭岛,李天霞报告上级李延年,谎称部队损失惨重,已无力再战。李延年误信了李天霞,下令放弃平潭。之后,李天霞追随李延年败退台湾。到台后,国民党追究二人丧师失地的责任,李天霞买通参谋,将一切责任推给了李延年。最终李延年被判18年,李天...
至于李天霞,提起他的名字,很多读者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见死不救。其实在抗战中,李天霞的表现比张灵甫还要好,真正是带着部队打满了全场。1938年12月20日,时任第三十六军团军团长的俞济时给蒋介石发电报,报告了军团人员和所缴获物品的调整情况。在这封电报中,俞济时举荐了一批军团优秀将领,从师长到团长...
张灵甫的死因并非单纯的军事失误,更与其部下李天霞的“见死不救”密切相关。李天霞,作为当时国民党军的高层,将张灵甫的失败视作一次复仇的机会,从而作出了不援救的决策。此后的他虽然逃往台湾,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惩罚。李天霞的晚年为何如此悲惨?李天霞字耀宗,出生于1908年2月28日原籍江苏宝山(今属上海)。
李天霞经过了一个充满担忧的夜晚,第二天再次接到李延年的电话,这次指示他将部队暂时交由第三纵队司令官张淦指挥。交待了师内事务给副师长周志道后,李天霞带着极大的恐惧前往徐州等待处理。一场孟良崮之败 李天霞与张灵甫之间的不和,在蒋军中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李天霞与王耀武同为黄埔三期学生,二人在学校时...
后来,张灵甫在无意之中得知了李天霞的行为,勃然大怒将状告到了老蒋这里。这个时候,李天霞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玩大了,派出部队前去支援,然而事情已经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当他的援兵距离孟良崮只有5公里的时候,孟良崮战役结束了,张灵甫阵亡,整编74师被解放军消灭。老蒋震怒,李天霞晚年凄惨 当得知自己的王牌...
李天霞跃跃欲试。结果何应钦、王耀武他们都推荐了在重庆陆军大学将官甲级班受训的张灵甫。那时张灵甫才是第74军的副军长。这一变故对战功赫赫的李天霞中将打击太大了,从此在他心里便对74师及张灵甫有了成见。中国的老百姓曾看过电影、电视剧《红日》,当时张灵甫被粟裕大军围困在孟良崮上,李天霞的83整编师...
其实,王耀武对李天霞的赏识,远远要高于张灵甫。之所以是这样,主要是因为,李天霞过去是真正从王耀武补充一旅发家起来的将领,也等于说是王耀武一手培养,而张灵甫不是,他黄埔四期毕业后,是被分配到胡宗南的第一师的。胡宗南对张灵甫可以说是相当赏识,张灵甫晋升也很快,毕竟是嫡系部队,如果按部就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