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庵示僧》是明代诗人朱元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原文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
杀尽江南百万兵“杀尽江南百万兵”这句诗出自明代朱元璋的《愤题和尚诘问》,表达了他战胜陈友谅水军后的豪情与霸气。 '杀尽江南百万兵'的出处与原文解析 “杀尽江南百万兵”这句诗出自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愤题和尚诘问》。全诗原文为:“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
愤题和尚诘问明·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字词解释: 诘问:追问;责问。 哓哓:因为害怕而乱嚷乱叫的声音。 参考翻译: 杀尽江南数百万士兵,腰间佩带的宝剑还充满血腥。 山上的僧人不知道面...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是朱元璋的诗句。 1、原文 愤题和尚诘问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2、译文 杀尽江南数百万士兵,腰间佩带的宝剑还充满血腥。 山上的僧人不知道面前的英雄是谁,只是害怕的询问姓名。 3、作者 明朝朱元璋00...
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异而问其爵里姓名,乃题诗于壁曰:“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后登极,闻诗已无有,旨钥僧至京,将杀之,既曰:“予诗何去之?”僧曰:“御制后,仅有吾故师四句在焉。”问曰:“何诗?”僧诵云:“...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这首包含杀气的诗,出自明太祖朱元璋。一个从和尚到帝王的传奇人物。 另一个从帝王到和尚的传奇人物是顺治。他留下人类永恒之问:“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一首出家偈,道不尽红尘悲凉。是为情困...
太平府般若庵,太祖既渡江,微行于庵,欲借一宿,僧异而问其爵里姓名,乃题诗于壁曰:“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后登极,闻诗已无有,旨钥僧至京,将杀之,既曰:“予诗何去之?”僧曰:“御制后,仅有吾故师四句在焉。”问曰:“何诗?”僧诵云:“...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这首诗是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来到一个寺院歇息,寺中主持看其面带杀气,想以佛法为其化解,因而问其姓名。朱元璋愤于和尚不识英雄,在寺院墙壁上题诗一首,大笑而去,以此表达战胜劲敌的自负和对和尚的嘲讽之情。全诗透出的血腥之气远超黄巢...
示僧朝代:明代|作者: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译文/注释杀尽江南数百万士兵,腰间佩带的宝剑还充满血腥。山上的僧人不知道面前的英雄是谁,只是害怕的询问姓名。 回复 2022-055 听友401099891 这让我想起了宁清夜带闪闪去杀自己 回复 2022-125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