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是新疆维吾尔族一种富有特色的古典音乐,每一部有十二套之多,所以又称“十二木卡姆”。 清乾隆年间编的《律吕正义后编》(1746年),把维吾尔的音乐称“回部乐”,书中记载和绘制的乐器如达卜、那噶喇、塞他尔、喇巴卜、苏尔奈、哈尔扎克、哈龙等,无...
重新整理后的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在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进行录制,新疆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录音磁带。在党和国家的鼓励和扶持下,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不断焕发勃勃生机。1989年,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成立。许多木卡姆艺术学校和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新疆各地涌现。通过举办各种演出、讲座和培训班,传播维吾尔木卡姆...
吐鲁番木卡姆主要流传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及周边吐鲁番市和托克逊县。吐鲁番木卡姆有“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等11部,完整演奏一次约需10个小时。每套木卡姆由“木凯迪满”“且克特”“巴西且克特”“亚郎且克特”“朱拉”“赛乃姆”“尾声”等八部分...
十二木卡姆由12套大曲组成,每一套大曲均分为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有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特色的独立乐曲。十二木卡姆体系庞大,词意深奥,是一部完整系统的音乐著作。可是在它诞生后的数百年间,由于一直是依靠师...
新疆十二木卡姆,是新疆地区的一种古老且极富特色的民间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于世。这一千年古乐舞蹈的瑰丽之花,不仅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见证,更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璀璨瑰宝。十二木卡姆源于阿拉伯语“Muqam”,意为“音乐、旋律”的意思,它涵盖了宽广的音乐、舞蹈...
木卡姆(Makam)是一个源自阿拉伯语的词汇,意为“规则”、“法典”或“聚会”,在音乐领域特指一种特定的音乐体系和表演形式。木卡姆在维吾尔族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诗歌、舞蹈和戏剧的大型古典套曲。木卡姆的音乐结构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前奏、间奏和尾奏等。每个部分又由若干个旋律(称...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从...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体。它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亚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十二部木卡姆。每部木卡姆由大乃格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三大部分组成,包含20至30首歌曲和乐曲,总长度约2小时。
“木卡姆(maqam)”的含义和“音阶”并不完全相同,除了指调式音阶以外,还指具有套曲性质的音乐体裁。故笔者没有将其翻译成音阶,暂保留原名。 阿拉伯语的「‘」=咽浊近音,国际音标[ʕ]。 数字后的「'」=高音,「.」=低音。 数字前的「キ」表升高四分之一音,「ᵈ」表降低四分之一音。四分之一音为半音...
在阿曼尼莎汗纪念陵正对面,一座宏大的庭院式建筑当中,更是传出了“十二木卡姆”的乐声。这里是莎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每天都会有“十二木卡姆演出”。乐声悠扬,让人跟着这遗响,思绪飘回了公元1547年那个春天。在那个春天,当37岁的拉失德眺望提孜那甫河,就在河对岸,美丽聪慧的少女,阿曼尼莎汗踏着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