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句成语,字面意思直白而深刻。其中,“有心杀贼”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意愿或决心,意图消除或对抗某种不良势力或困境,这里的“贼”可以泛指一切阻碍进步、造成困扰的因素。而“无力回天”则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无力感,意味着尽管内心充满斗志,但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
老夫以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这八字,道尽了英雄末路之无奈与悲凉。此语之意,乃是指有志之士心怀杀敌报国之大志,却因种种原因,如朝廷之软弱、奸佞之阻挠、兵力之不足等,致使壮志难酬,无法挽回国家之危局。 老夫自幼便立下收复中原之志,曾以五十人深入敌营,生擒叛徒,亦曾写下《美芹十论》与《九议》,力陈...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谭嗣同在1898年9月28日就义时所作的诗。 句子出处与背景介绍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句悲壮的诗句,出自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谭嗣同在1898年9月28日就义时所作的诗。谭嗣同,字复生,号壮...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意思是:有心支持政府变革中国体制,使中国由弱变强,但守旧势力的强大让他有心无力。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有心杀贼”的“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之所以“无力回天”,是因为维新派力量软弱,没有军队,变法失败。 出自维新派人物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首绝命诗出自谭嗣同。维新志士谭嗣同被捕入狱后泰然自若,题诗于壁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行刑时,仰天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故选:B。本题考查了谭嗣同.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
试题分析:“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诗出自谭嗣同,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谭嗣同的史实点评:关于谭嗣同,学生还要知道,他是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他的名言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说这话的人是谭嗣同。根据所学知识,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故选:C。 本题以“有心杀贼...
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誓死维新变法的精神. 故选C.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意思是:人主观希望做到一件事情,却被客观环境及自身能力所限制而不能完成。这是谭嗣同在狱中写的绝笔。参与维新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当时的旧中国在清政府懦弱无能的统治下,千疮百孔,被西方列将瓜分将尽,谭嗣同和康有为等仁人志士想通过变法就中国,但在清政府腐败,仅仅靠维新是不能挽救中...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康广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谭嗣同是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就义前,曾经说过材料中的话,同时被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