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解释 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这样怎么能算妥善解决的方法呢?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不强迫人偿还。有德者就像保存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者就像征税的人那样苛刻。大道没有亲疏,永远伴随...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没有偏爱之心,总是支助那些善待人者。 “善待人”内涵丰富,本章是指信守契约的人,这是老子在呼吁人们诚实守信、信守契约,老子说,这种人连“天道”也会与他同在。“天道”如何支助善人者?老子说“善人者”会得到“道”的青睐和庇护,即“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读】调和了大的怨恨,一定还会有余怨存在,这怎么可以算作善呢?所以圣人即使握有讨债的契约,也不向人索取欠债。因此,有德的人如同持有左契,只施舍而不索取于人;无德的人如同执掌赋税,只索取而不予人。天道无所偏爱,却总是站在...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有德的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彻”,就是税官,收税的。这是代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和缓的态度,另一种是苛刻的残酷的态度。所以平日里,应该像“有德司契”的样子,那就不会积累那么多的埋怨。反之如果像那个税官一样,苛捐杂税多,还步步紧...
碰到这种情形,老子是教导我们该如何处理的呢?《道德经》第79章中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凡是深重的抱怨,必定是非常难以化解的,如果一味装好人,当个烂好人,一味退让妥协,这就是一种伪善。所以圣人会采取不同的对策。他会在事前定...
和①大怨②,必有余怨③,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④而不责⑤于人。有德司契⑥,无德司彻⑦。天道无亲⑧,常⑨与⑩善人⑪。 【注释】 1.和:和解。 2.大怨:不仅仅是怨的大小,更在其无明的大惑大无知。 3.余怨:怨既因成,就有根能生,就...
老子言:“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调解很大的怨恨,必然还留有余怨,这样怎能算妥善解决的方法呢?因此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不强迫人偿还。有德者就像保存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无德者就像征税的人那样苛刻。大道没有亲疏,...
德司彻③。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④。【注释】①左契:债权人所持的契约。古代以竹木简为契约,分左右两片,债权人执左片,故称左契。②司契:古代贵族所用的管账人。③彻:是周代田税法,指十一税。④与:给,赠。【译文】很大的仇怨虽经调解,总还是留有余怨,怎么说得上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有道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和解深重的仇怨,必然还会有遗留的仇怨,这怎么算作妥善的办法呢?所以圣人虽然拿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强迫人家还债.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经常帮助有德的人.另解均和大怨,必然有余怨不能销解....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所以圣人不要求偿还,并不为难于负债的人。古时候借钱要在竹片上刻好或者写好还钱的数目和时间,用刀劈成两半。右半大而清楚,写着还钱的数目和时间,左边这一半就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