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调查收集可能需要鉴定的证据,应当遵守相关技术规范,确保证据不被污染”。 二十七、将第二十三条改为第二十五条,修改为: “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申请书应当载明需要保全的证据的基本情况、申请保全的理由以及采取何种保全措施等内容。 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
[热线12]最高人民法院 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发布 选集 更多 《热线12》 20250123 《热线12》 20250122 《热线12》 20250121 《热线12》 20250120 《热线12》 20250117 《热线12》 20250116 《热线12》 20250115 《热线12》 20250114 ...
1.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具有提供证据进行证明的责任;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2.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1)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
第三条 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适用前款规定。一、如何理解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自认,是指当事人对不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9年10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2023年4月1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5次会议审议通过。一、制定背景和意义 制定《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规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19〕19号 第四条【拟制自认】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一、拟制自认的来源 上一期我们提到,依据当事人是否明确地作出意思表示,可以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10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7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19年12月25日 法释〔2019〕19号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主要对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是关于该规定的一些主要释义: 一、起诉与反诉的证据要求 根据规定的第一条,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时,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这是起诉或反诉的基本要求,旨在确保诉讼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