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八字箴言治家之道 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常说:“人待人,无价之宝也。”这句话是他一生中最认真对待的原则,因此曾国藩将其总结为八个字的家训:“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早”指的是早起,“扫”是打扫房屋,“考”是祭祀祖先,“宝”则是与亲族乡里保持联系,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曾家的居住环境讲究...
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修身之要,更能领悟治家之道,进而思考如何铸就非凡人生。一、修身之要:持之以恒,立志高远 曾国藩在《家书》中多次提到学问之道无穷,但总以有恒为主。他认为,无论读书学习、修身养性,还是治理国家、统帅军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曾国藩自己就是勤奋的典范,他...
🌱 曾国藩还强调,做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于这件事,始终不懈,不能见异思迁。他比喻说,人不能像山鸡一样,看到这个山好就飞到这个山,看到那个山好又飞到那个山。没有恒心的人,终身一事无成。🌱 曾国藩还提到,只要我们发奋自立,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读书。即使在旷野之地或热闹之场,甚至负薪牧豕,都可以读书。
曾国藩教育子女勤俭持家是有自己道理的。他曾经说过,自古这些当官的,很少有富过两代。久在官场的曾国藩,见闻太多曾经骄奢淫逸的官宦家庭家道中落后衰败至极的事情,原因就是这些“官二代”富裕日子过惯了,忘记怎么生活,当家庭出现问题,自己没有“造血”能力,只得落个穷困潦倒不得善终的结果。勤以养生,勤以...
曾国藩的养心法是典型的身心兼治,因为一个人一生以老、庄为法,可能会失去进取心,也很难有所成就,更不用说能成大事了。 成就大事与老、庄的养心说是矛盾的。 而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实现人格理想的重要环节。 实际上是一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使人的身心成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体,而意志和...
曾国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理学家、文学家,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倡导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同时,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为后世树立了为官从政的典范。其著作《曾国藩家书》更是被广为传颂,成为后人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典籍。
总体来看,曾国藩对家的治理看重的是以下几个方面。01 一 是 孝 悌 和 家 曾国藩强调孝悌和家,所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报恩;悌,是对兄弟姐妹的友爱和关心。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还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曾国藩深受孔学影响,十分看重孝悌在齐家中的意义和作用,强调...
📜《曾国藩》第二部以家书为线索,深入剖析了曾国藩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尤其是他对兄弟和儿子的教育方式。曾国藩对家族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对兄弟和儿子因材施教,展现出真实而坦率的一面。🌱曾国藩的这些品质对曾氏家族的家风影响深远,后世传播中成为中国治家之道的典范。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核心在于学习之道、立身之...
也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积极入世精神深深地濡染并引导着曾国 藩的人生,进而成为曾国藩治家之道的精神养料,影响着他对家人的 训教。因此,在实际治家过程中曾国藩注重以孔孟之理论教育子侄后 人,强调家人要做到“慎独”、“主敬”、“求仁”以不断进德修身、 完善人格 。 不仅如此,他还严格要求子侄后人虚心学习...
其次,这些家书还凝聚了曾国藩一生的治学之道和修身之法。他主张治学应立志高远、得法巧妙、明理透彻。在修身方面,他强调自立自强是精神导向,而敬、恕、劳、谦则是修身的方法。他追求的是知行合一,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不断提升自我。这些深刻的见解和具体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