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将曹丕排在中品,认为他的诗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诗“率皆鄙直如偶语”(“偶语”,即两个普通人在讲话),反观曹植则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文心雕龙》(才略篇)说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1. 精心设计的“死亡考核”曹丕特意选在百官朝会时“发难”,相当于把“杀弟剧本”搬上了皇宫直播。他甩给曹植一个“七步成诗,否则处死”的硬核任务,表面是考文采,实则是给天下人看:“不是朕心狠,是他曹植逼朕当恶人。”2. 教科书级的“影帝反转”当曹植哭着吟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时,曹丕...
曹丕和曹植两人竞争魏世子的时候,都是曹操的公子,地位差不多,因此互为“仇敌”,在争夺世子的道路上你死我活。但是在曹丕称帝后,两人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曹丕是魏国开国皇帝,是君,而曹植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室成员,“皇太弟”,是臣。如果曹植见了曹丕,需要行三跪九叩大礼。曹植此时此刻已经无...
反观曹植,门阀士族的力量,主要是杨修、荀晖(荀彧家族),但这两家却又都是曹操晚年极力打压的。跟曹操核心圈相重叠的几乎是空白。来自曹魏联盟势力的,只有一个曹洪,且也被曹操打入冷宫,因为他的宾客(手下)太能惹事,经常不尊法规,被满宠杀过,被杨沛杀过,若不是仗着是元老,对曹操有救命之恩,估计曹洪也会如娄圭等...
曹植与曹丕,是东汉末年著名诸侯曹操的儿子。两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按理来说关系应该十分融洽。然而实际上,两人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可以用恶劣来形容。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两人围绕着曹操继承人的问题,也就是储君之位。爆发了严重的冲突,然而就事后看来,曹植似乎没有能力与曹丕争位。之所以这样说...
这场夺嫡之争中,曹丕和曹植的优势不相上下。曹丕的优势,年龄优势、性格优势、背后势力强大。从年龄上讲,曹昂死后曹丕成为年龄最大的皇子,按照立嫡立长的宗法制,曹丕可以顺理成章的继承王位。曹丕最大的长处,是性格沉稳、处事谨慎,除了文治武功都拿得出手外,他在曹操身边几乎行无差池。他背后的势力强大,...
曹植最终比曹丕晚去世6年,因为曹植的骂中有爱。在讥讽之前,他暗示了外部敌人的存在,并希望曹丕不要陷入他们设下的陷阱。这段兄弟间的故事如烟花般绽放,虽然烟消云散,却让观者们仍不禁唏嘘。这个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流传千古,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典范之一。它教导我们,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不要忘记真正重要的东西...
其实,曹植本人的命运非常坎坷。他少时随父征战边野,精研文学,五年即大成。18岁登台作赋,一战成名,成为当仁不让的世子人选。然而,受封平原侯后,曹植醉驾司马门,竟将曹丕推上魏王宝座。七年时间,曹植居无定所,食无常处,明为大魏藩王,却连囚徒都不如。可在曹丕死后,满腔热血的曹植又不得不忍受曹叡的...
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就曹丕兄弟二人来说,在父母的宠爱和个人才华方面植优丕劣;在立嫡以长的观念和大臣的支持上,丕优植劣。对曹植来讲,他所要做的就是要继续保持自己的受宠地位,宠而不骄,静待曹丕犯错,如此可以争取大臣的支持。果其然,曹植会胜出。对于曹丕来说,需要扬长避短,“御之以术”,...
第二:夺妻之恨。我们都听说过,一女乱三曹的故事,江东大小乔,河北甄宓俏。甄宓算得上是东汉末年的大美女,曹操父子三个人都想得到他,但是最终被曹丕获得。甄宓不仅是美貌佳人,还是一大才女,甄宓和曹植总有说不清楚的关系,而曹丕害怕自己的妻子再次被夺走,恨曹植与甄宓惺惺相惜,曹丕苦求不得,曹植却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