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属于暴龙超科的暴龙属,为该属下的唯一种,于1905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亨利·奥斯本描述命名。如果参考其它恐龙种名的翻译格式,它的种名翻译为“君王暴龙”会更合适。白垩纪晚期体长:10-15米体重:6000-18000千克。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陆地捕食者之一。霸王龙是久负盛名的恐龙,拥有...
暴龙科(Tyrannosaurus)是一个广泛称谓,是指那些头部巨大,前肢短小的食肉动物。也是地球上最后的食肉性恐龙之一。暴龙科所有成员除了分布的地域、年代、个头大小等些许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特征,其中(君王暴龙、诸城暴龙、特暴龙,惧龙,阿尔伯托龙,蛇发女怪龙,分支龙等等)都是这一科成员,其中最大的是君王暴龙。...
霸王龙可以说是所有暴龙中战斗力最强悍的存在,首先没有哪一种暴龙有它体型大,其次它的各项数据都非常恐怖,下颚末端的咬合力高达20万牛顿,约等于20408千克的咬合力是其它食肉恐龙难以超越的,而且除此之外,霸王龙的唾液能够分泌致命细菌,哪怕只是被它咬伤皮肤,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感染致...
郑文杰说,依据吻部的特征划分,暴龙的头也有两种类型。大部分暴龙科恐龙的头骨为深吻型,头骨前后相对较短,上下颌间距离高一些,看起来有点“方”,像霸王龙和特暴龙的头骨都属于这种类型。徐氏亚洲暴龙的头骨全长47.5厘米,也属于深吻型。另有一部分暴龙科恐龙的头骨是长吻型,吻部狭长。这样的恐龙又被归为分支...
“直到2010年进行清理工作时,猎物的小趾骨才被发现:它们穿过了这头暴龙的肋骨。”她说。蛇发女怪龙体腔内发现的骨头来自另一种恐龙的幼体。年轻的肉食者在死亡前大口嚼食了两只类鹦鹉龙的后腿,这种恐龙被称为近颌龙(caenagnathid)。蛇发女怪龙最后一顿的细节为一项古生物学家猜测已久的假说提供了证据:幼年...
恐暴龙是一种很恐怖的暴龙,又称为暴龙,拉丁文学名dinotyrannus,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种类繁多。它是一种食肉动物,主要分布在美国。形态特征 主要特征在于宽大沉重的颅骨、短而有力的颈部,以及退化的二指手臂。全世界最完整的暴龙科化石为称为“Jane”,是一只年轻的霸王龙(T. rex)。暴龙科恐龙最重15吨...
暴龙类(Tyrannosaurs)是晚白垩世后半段最成功兽脚类恐龙类群,雄霸北美洲及亚洲大陆东部。称暴龙类为恐龙中的末代皇帝再合适不过,因为暴龙类是在晚白垩纪肉食类恐龙(Carnosaurs)衰落和几近灭亡后才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填补了肉食龙类留下的空白,占据了食物链顶端。化石证据显示,暴龙类是由一类较原始的虚骨龙类(...
在视觉方面,暴龙的眼睛也是敏锐的。它们的眼睛具有很大的视野,能够看到许多方向上的物体。视力尤其在白天非常好,因为暴龙的视网膜中包含有很多杆状细胞,这可以让它们愈过眼强的光照,捕捉到更微弱的讯号。此外,暴龙的颅骨是类似于鸟类的,这意味着它们有一些突出的眼睛适应性,例如更广阔的视野。事实上,暴龙所拥有...
特暴龙是发现于亚洲地区的大型暴龙类,在外形上与北美洲的霸王龙非常相似,是当时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特暴龙的体型比霸王龙和诸城暴龙略小,但明显大于其它的暴龙类,其头骨的最大长度可达1.3米。特暴龙的化石主要发现于蒙古,但是也有一些证据表明这种巨型掠食者在中国的内蒙古以及新疆等地区都有分布。如同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