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说,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会炫耀凸显自己,懂得自爱的人也不会自以为自己有多高贵。这就告诉我们要丢掉自见、自贵的心理,懂得自知与自爱。我们不禁要问,两千年前的老子为何会发出如此的胜论呢? 自爱方能更加从容。自爱,意味着我们知荣辱、有自尊,因为自爱我们更懂得保护自己、尊重自己,不会轻易...
一一老子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一一老子这是一个千古难题。 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 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一个人倘能“知人” ,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自知,不自见”,自己有自知之明,不是有一点功劳,有一点什么就去自我表现。“自爱,不自贵”,很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名声,自爱自重,但是不自以为高贵。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就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故去彼取此”,取的是自知自爱;去的...
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出自《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前面讲了上层统治阶级不要压迫底层,这样底层就不会厌恶上层,社会矛盾就不会激化。今天这一句是讲一个有道的统治者如何自处。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见是看见的见,通表现的现。有道之人有自知之明,而不...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厌:压的意思,作“厌恶”解。不厌指人民对统治者的厌恶、反抗斗争。只有不去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不自见:见同“现”,表现。不自我表现,不自我显摆。自爱不自贵:指圣人但求自爱而不求自显高贵。因此,有道的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表现...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当人民不再敬畏任何人的权威时,真正的可怕的祸乱就来到了。不要妨害人们的安居,不要搅扰人们的生活。只要不令人们生厌,人们就不会厌恶权威。所以,圣人深知自己,却不自我炫耀;...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民众不畏惧权势,就将超过一般的功德达到极点。无论任何情况下都亲近他们居住的地方,不嫌弃他们生活的地方。因为大多数都能吃饱,所以不嫌弃。因此君主自然知晓不自我表白,珍惜自己的名...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自知,不自见”,自己有自知之明,不是有一点功劳,有一点什么就去自我表现。“自爱,不自贵”,很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名声,自爱自重,但是不自以为高贵。一个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就不会珍惜别人的生命。“故去彼取此”,取的是自知自爱;去的是自见自贵...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本章比较难解,自古以来争议颇多,主流的解释是:“当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了。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