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
本经包括八卦、重卦、卦辞、为易有主体,故称为经;大传包括上彖、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此十者合称十翼。十翼为阐明易经而作,故曰传,它是用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为结构框架,把中华民族在太古时代摸索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经验,用抽象的符号...
用“易”、用《易经》就能充分演示的文化,既简单,又明晰,是《易经》的开慧益智应用,是天地之数变化规律的把握,这才是东方龙文化教育的根本和不二法门。中华民族的教育,一旦失去了伏羲开创的易道文化教育,整个民族就会跌进愚昧不明的时期,历史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明代所经历的“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
三种易书都有八卦和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由八卦重合而成,故八卦又叫经卦,六十四卦又叫别卦。《连山》、《归藏》早已亡佚不存,其八卦的卦画和名称是怎样的,现已不得而知。《周易》8个三画卦的卦名和卦画符号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基本概念 八卦...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是生两仪,一阴一阳就是两仪,故《易·系辞说》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不外乎由太极而生阴阳,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阳就是阳爻,用"—"表示,单为阳之数;阴就是阴爻,用"--"表示,双为阴之数。这就是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是(阴阳)...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