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元朝末年,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到了公元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史称西吴。公元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南京。公元1421年,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
在明朝历史中出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这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的一个辉煌时代,被认为是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和洪武之治不同的是,永乐盛世是以一个特定的年号命名的。在明清时期,通常每位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来标识自己的统治时期(虽然也有例外,如明英宗朱祁镇)。因此,后人常常用这些年号来称...
商业兴盛:虽然明初实行重农政策,但随着社会的稳定,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城乡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3. 社会习俗与民风 家庭观念:重视家族和宗族,家族结构稳固,孝道文化盛行。家族长辈在家庭决策中拥有重要地位。婚姻礼仪:婚姻习俗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注重礼仪和传统仪式。婚礼仪式庄重,讲究礼数。
这个主要负责处理奏章的部门随着明代历史的发展起起落落,从明初的炙手可热到明末的无人问津,侧面反映了明代中央权力的流变。 一、通政司兴衰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立国初期,朱元璋沿用元代制度,在中央“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地方设置行中书省,掌管地方...
明初的蓝玉案,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朝太祖朱元璋为了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先后策划了4起牵连全国10几万人的大案件,史称明初四大案或者洪武四大案。 明初四大案分别为:明初四大案分别是: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为整顿吏治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废除相权加强君权的"胡惟庸...
到了1415年,经过朱元璋,朱棣(中途建文帝可以忽略)两代雄主的不断努力,明王朝疆域扩张很快,在东北,明朝的势力扩张到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北面,明朝全面越过长城;同时羁縻了西藏,南部还控制了越南,同时云南往外的老挝,泰国,缅甸等地,也有大量地区被明朝间接统治。15世纪初期,大明王朝的疆域达到最大时期。
从政治文化精神的角度来看,明初建立的国家体制渗透着一种以英明君主为天下代言立则的精神,集权中央,严于治官而宽于治民。稍后,则礼乐政治与文官政治的精神逐渐上升为主导的政治理念,并从多重角度体现在国家制度和政策中。明王朝的国运、成就与弊端大都肇端于明初的国家政体设计之中。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
明代初期的洪武、建文年间,明朝为进一步肃清内忧外患,巩固自身统治,并进一步保障边疆的稳定,遂继承了元代的藩属体系,与安南初步建立了藩属关系。明太祖一方面继承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另一方面也开始逐渐构建自己理想中的东亚藩属体系,为此后明朝与安南藩属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朝与安南及周边国家藩属关系的...
总结:凭借故事性秀出的明朝初期历史架空小说,质量其实是不错的,但是坏就坏在了内容不统一,画风不纯粹,相当于认为的两次筛选了读者,非常的可惜,瑕不掩瑜,值得一看。第四本《明》作者:酒徒 字数:129.6万字 主角是一名理工党,他穿越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此时天下虽然已经太平,但是主角所处的地方,官府却...
明朝初期的改革 明朝初期,随着朱棣(即明成祖)登基为皇帝,一系列改革举措被推行,以恢复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这些改革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明朝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改革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业生产状况,明朝初期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首先,提倡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