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旷伏兆到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任政治委员。在旷伏兆到达第十军分区的第二天,他正在杨庄和地委副书记杨英谈工作时,突然遭到数百名日军的包围。当时,旷伏兆带领的十几名工作人员临时住在一户群众的大院里。为了尽可能地避免伤亡,旷伏兆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分散...
由于旷伏兆生前就给中央打过报告,死后不搞遗体告别仪式,因此旷伏兆的葬礼比较简单。就在旷伏兆逝世的第三天,他的老战友刘秉彦来到家中,握着许更生的手问道:“骨灰怎么安置?”按照规定,旷伏兆的级别在逝世后可以安葬在八宝山公墓,但刘秉彦却告诉旷伏兆的家人一件事:“你们不知道,我和老旷50年前就有约定,身后...
会上,旷伏兆根据“松辽地区通过会战加速勘探普查,今后石油地质勘探普查力量部署,重点应由松辽向辽河、渤海及华北地区转移”的实际,强调:为了打好华北战役,勘探普查工作力量部署必须采取重点突破与区域普查相结合的方法,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各兵种联合作战,紧密配合...
旷伏兆到达十分区和比他早几个月任职十分区司令员的刘秉彦会合。旷伏兆看到还在十分区坚持斗争的指战员,他们衣衫破旧,拿着落后于日军的武器装备,由于长期昼伏夜出,成年累月见不到太阳,个个都成了脸上毫无血色的“白面书生”。加之敌人不断烧杀抢掠,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一日三餐吃糠咽稗,人人瘦骨伶仃。刘秉...
那是1946年6月间,旷伏兆和刘秉彦任命任子木到平南支队当参谋长不久,在一次剿匪战斗中,任子木腹部受伤,用担架将他抬回到分区司令部后,他强忍伤痛。夜幕降临后,司令部在渠沟镇驻扎。旷伏兆和刘秉彦为了照顾任子木,晚上三人同睡在一个炕上。第二天,天快要拂晓时,刘秉彦叫睡在他右边的任子木起床时,连叫了...
没过多久,旷伏兆就踏上了长征之旅,并且被安排到刘伯承担任团长的教导团中工作。曾经有一回,旷伏兆跟着部队一同行军。当队伍行至罗家堡附近的一条沟渠处时,只听得敌机尖啸着从头顶飞过,紧接着就投下了一枚炸弹。炸弹在战士们身旁炸开后,旷伏兆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眼冒金星。他强撑着站起身来,向四周看去,...
1996年6月4号,咱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原中顾委的委员,开国中将旷伏兆将军走了,那时候他83岁。旷伏兆将军离世后,他那些老朋友、老战友一听到消息,就急着赶过来了解情况。特别是他的老战友,原来的河北省委书记刘秉彦,特意赶了过来,向老战友的家人表达慰问。一瞅见刘秉彦将军,他立马就急着问老伙伴的遗孀许更生:...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旷伏兆不畏艰险,英勇战斗,不计生死。他的身上,留下了多处枪伤。被后人视为传奇的,是他身体上有“三朵枪花”。01、三朵“枪花”1934年8月,旷伏兆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在一次攻打侯坪的战斗中,旷伏兆所部与湖南军阀李觉的部队遭遇,双方展开了激战。战斗到黄昏,一颗子弹击穿旷伏兆的右肩胛...
1955年9月27日,旷伏兆获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 2024年6月2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旷伏兆同志第二故乡雄安新区雄县举行(摄影:张雁之) 旷伏兆同志秘书、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厅编研局局长梁德武大校,在座谈会上介绍旷伏兆同志生平事迹(摄影:旷新伟) ...
抗战时,旷伏兆钻进一个只能容纳一人的,设在鸡窝下的小地洞里,持手枪对准洞口,他拟同敌人拼了,并留下一颗子弹给自己。旷伏兆于1914年1月27日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1932年3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旷伏兆担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委,执行断后任务。他的眼睛高度近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