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 著 更新时间:2019-11-29 15:31:44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注释 社会科学 社会学 本书初版于2003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是由一篇篇对中国乡村所作的田野调查笔记构成,曾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如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
贺雪峰教授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最近10年时间累积驻村调研时间超过四万个工作日,发表10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60余部著作,在学界和政策部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新乡土中国》的主要内容 在中国农村研究中,贺雪峰教授一直努力实践这一立场,他的学术随笔《新乡土中国》是他这种努力的体现。该书由贺教...
农村非常重要,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不仅是廉价农产品,还有廉价劳动力。选用这个题目,贺雪峰老师在乡村治理方面有着深刻的思考,费老著作珠玉在前,后人亦步亦趋。这本书…
因此,贺雪峰认为,农村“半熟人社会”现象和机制,将是深化乡村治理研究和理解农村政策实践的重要方面。 但是,对于贺雪峰提出的“半熟人社会”,在吴重庆先生那里,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在《无主体熟人社会及社会重建》中认为,贺雪峰先生所提出的“半熟人社会”更多的是基于数量而有的界定,这在今天的乡村,随着人口流动的...
作者:贺雪峰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ISBN:9787301227213 定价:39.0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492页 字数:333千字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乡土中国(修订版)》由一篇篇对中国乡村所作的田野调查笔记构成,曾经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
1、 农村是个延续而变化的复杂场域大学期间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再来看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二者描述的中国农村的时期不一样,不同历史时期所反映出的农村现状以及观察到的问题也不一样,我现在处在的时期包括我的成长背景又与这两本书的时期很不一样,但费老书中提及的差序格局、熟人社会我在现今的生活里...
专栏推出以来取得良好反响,不少学界人士应征投稿,本专栏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本期推出贺雪峰回忆写《新乡土中国》的心路历程。 一 1993年我到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跟随张厚安教授读政治学的研究生,当时村民自治初兴,村委会选举...
《新乡土中国》是贺雪峰先生2001-2002年所写农村调查随笔的汇编,2003年出版;10年后的2013年,作者进行了修订和增补,重新出版。这十多年间恰恰是中国“三农”局面扭转的重要历史阶段,在今天重读世纪初的“三农”作品,恰好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三农”的历史变迁。
贺雪峰,我国著名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学研究。他的著作《新乡土中国》通过对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问题及挑战。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为农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提纲】 三、读后感主要内容概述 在阅读《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对贺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