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全篇一气呵成,字里行间一种春风拂面的舒适之感,深得“二王”神韵,其点画飘逸舒展,遒劲多姿,结体疏朗,给人一种儒雅的君子气息,被誉为“天下第十一大行书”!网友评价到:笔笔都有80年功力!今天特别向大家推荐文徵明的《滕王阁序》的高清复制品,采用博物馆级的复制技术,与原作相差无二,期待...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吴县市)人。明著名书画家。墓主生平 54岁以岁贡生荐试吏部,任翰林院待诏,三年辞旧。他和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为“吴门画派”重要成员。他早年文章学吴宽;书法学李应祯,师二王(王义之、王献之)、钟太傅(钟骡...
在绘画上,文徵明以山水擅长,师法宋、元,笔法细腻,风格清秀,亦擅长人物画、花鸟画。他的山水画注重师法自然,以造化为师,同时融汇贯通,自成一家。在书法上,文徵明工行、草、隶、篆诸体,尤精小楷,亦擅行书、草书。他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在诗文上,文徵明的诗文创作颇为丰富,题材广泛...
他出生于人杰地灵的长洲(今苏州),早年名为文壁,字徵明,后被世人尊称为文徽明。作为一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享年九十,这在封建时代可谓是罕见的长寿。文徵明性情谦和耿直,不趋权贵,其洒脱傲气与陶渊明般的文人风骨相辉映。然而,他在年幼时却被称为“傻儿子”。正是因为其父文林的不懈努力和谆谆...
苏州文氏,文徽明称得上是真正的奠基人,他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影响下的家族,以诗文传家,是中国顶级家族的代表之一。他本人也常耐心又宽容地循循教导后辈,传承着苏州文氏的文脉。可以说就是在在文徽明的经营与思想的传承下,文氏一族虽区别于科举家族,但声望在明朝远扬,家族繁荣兴盛,一步步走向更高更好的地位...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文徵明“和“文征明”是同一个人,只是“徵”和“征”是通假 字,所以名字可以写作文徵明也可以写作文征明。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 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 文衡山” 。 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
文徽明、书法44CM*94CM 这幅古玩艺术收藏品是一幅书法作品,作者为文徽明。作品尺寸为44厘米乘以94厘米,采用宣纸作为材料,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作品的布局和构思方面,整幅作品以行书为主,字形大小错落有致,线条流畅自然。作品中的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韵味,展现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
明代著名画家文徽明非常害怕妓女,有一次,唐伯虎把妓女藏到同游的船上,他大惊,随后把十天没洗脚的袜子脱掉,臭得唐伯虎只能把他赶下船去。可是,他不狎妓是因为怕老婆吗?其实也不是,在上海博物馆还收藏了一封他写给老婆的家信,因为他娶的是吴愈的三女儿,所以在信中,他口称三姐,然后就是一大堆啰里啰嗦的...
文徽明:一生数次落榜,大器晚成!人生到了八十,可以说是高龄了,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年龄应该颐养天年,但是明朝有一个书画家,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笔耕不辍,还能书写小楷书法,而且他的小楷书法到了晚年渐入佳境,让后人钦佩不已。这个人就是文徽明,他与唐伯虎、祝允明、和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但是要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