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菲,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图为作者在鲁甸地震灾区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吴越菲副教授、文军教授、何威博士 灾害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反思: 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工整合服务为例 内容提要:以助人见长的...
吴越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社会学系讲师。[图源:http://facultyold.ecnu.edu.cn] 摘要 以助人见长的专业社会工作对传统救灾方式局限的服务补位,奠定了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时代基调。然而,灾害社会工作对整合服务的现实要求与社会工作自身整合性缺乏之间的巨大张力,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灾后重建时常常深陷...
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城市社会学与城乡关系研究、发展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社区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等。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发展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移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这种整体重建既包括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等方面的新规划、新政策,也要将宗族、血缘、道义和行政等多种因素融为一体,是一种外在空间结构与内在行动、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共生发展的新型共同体(文军,2014)。在这种新型村落共同体中,村民与村落能够达成更多的积极融合,从而最终促进城乡的共同繁...
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7年度推介论文”于近日揭晓,我院文军教授和吴越菲博士合作的论文《社区为本:灾害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本土实践——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为例》一文入选。“年度推介论文”是上海市社联2013年起组织发起的学术活动,对本市学者年度内(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发表于国内中文学术期刊...
在新的发展时期,传统村落的共同体本质和网络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根本变化,反而在某些方面可以获得重构和再生的机会(文军,2014)。城乡二元视角下的村落转型研究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相较于城市社会,乡村是否还具有独特的属性和自主发展的可能?比较两种判断,前者更多强调了外部现代化力量侵入下村落传统形态的变更及其与城市形态...
摘要: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需要”概念快速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的热门话语,并引发了跨学科的持续反响,而主流社会学却在这一议题上表现出了集体失语,这深层次地提示着当前社会学在回应规范议题上正在丧失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理论运思方式。为“人”服务、关注人类需要的社会学亟待重新思考其规范传统的当代价值,重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