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华美的文饰不掩盖文章的内容实质,繁富的辞藻不淹没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一术语属于创作论,出自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针对魏晋以来有的文人为了写作而造作情理,不得不依靠各种文饰来掩饰内容的空虚,刘勰初步讨论了文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他继承《论语》“文质彬彬”的观点,强调文与质应...
答:文、博,属“采”;质、心,为“情”。反馈 收藏
是不能够反过来的。血肉需依附气骨而活,这样的文章才会有风骨和精神。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尤金奈达的对等理论文不灭质 尤金·奈达(EugeneAlbertNida,1914—2011),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主要从事《圣经》的翻译和修订。他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尤金在40岁时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所谓“动态对等”是指“译文读者...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注]①诸子之徒:承上“辞人”而言,指汉以后的辞赋家。②鬻声钓世:指沽名钓誉。③轩冕:轩,有帷幕的车。冕,礼帽。借指官位爵禄。④皋...
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注]①诸子之徒:承上“辞人”而言,指汉以后的辞赋家。②鬻声钓世:指沽名钓誉。③轩冕:轩,有帷幕的车。冕,礼帽。借指官位爵禄。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