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是指那些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通过计算的方式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并发挥重要价值的数据资源。在数字经济中,数据要素的角色可与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相提并论。数据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数据要素的特殊属性,要...
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优质数据资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数据资产的商业利用具有排他性。 下面是数据资产的示例: 客户数据资产:企业积累的客户信息、交易历史、偏好等数据,可用于精准营销、个性化推荐等,从而带来更多收益,是典型的数据资产。 产品研发...
数字资产是个人和企业拥有的财产,数据资产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以数据形式记录的照片、视频、文件、订单、合同等资源,这些资源以电子形式存在,并具备给个人或企业带来经济价值的潜力。什么是数据要素?数据要素是根据特定生产需求汇聚、整理、加工而成的计算机数据及其衍生形态。依据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印发《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其中便出现了数据资产入表的概念,这是数据资产的出处之一。在2022年12月份发布的“数据20条”中,提出了数据的基础制度——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涉及数据的四个基础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分配制度及治理制度,...
数据要素是指为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为什么数据能作为生产要素,下表是生产要素的评判6大标准,可以看到数据在我国成为生产要素的条件逐步成熟。 2019年我国把数据列为最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可划分为供给、流通、应用三大...
第一阶段是进行数据资源确权登记,第二阶段是数据要素生产加工,第三阶段是数据产品流通交易,通过这三个阶段的数据治理,最终形成全量的、可流通的、标准的、安全的、有应用场景的数据产品。随着《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发布,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并结合本企业的...
数据要素:是一个宏观概念,它关注于数据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类似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数据要素的关键是它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增值能力。 数据资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已经明确定义和管理,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数据资产强调数据的价值已经被认识并可能被纳入资产负债表。
数据要素是指为参与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为使用者或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是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为什么数据能作为生产要素,下表是生产要素的评判6大标准,可以看到数据在我国成为生产要素的条件逐步成熟。 2019年我国把数据列为最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可划分为供给、流通、应用三大...
根据国家数据局统计数据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预计超过32ZB。有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在于“数乘万物”。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围绕数据要素这种新的“数据基础设施”打造“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每家拥有数据资产的企业战略资源的重要...
数字资产入表是指将数据资产确认为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价值和业务贡献。这一做法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数据要素的认知,促进数据要素的交易与流通,并推动数据交易所的合规性和便利性。数据资产入表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准则和标准,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为投资者和市场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