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三字经》,意思是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好孩子曾三次搬家选择好的环境;如果孟子不努力学习,孟母就会切断机杼以示警戒。 教之道,贵以专:深入解读与教育启示 解析'教之道,贵以专'的含义与重要性 “教之道,贵以专”这一句...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1. 《三字经》中的第三句提到的人物是孟母和 ,有一个故事叫《 》。就是讲述孟母为了让她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经多次搬家。 2. 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珍惜时间的《三...
为了不使人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原文】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布机上的布来教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五个孩子都很有...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三字经》的这段开篇语讲的是: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且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才使得彼此间的习性形成巨大的差异。如果从小不好好进行培养,孩子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024-10-27 22:28:4200:54 56 所属专辑:三字经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___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人刚出生是善良的。(答案不唯一...
帮我翻译一下古文《三字经》里的①。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②。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因为生活和环境的不同,使人的性情发生了很大差异。如果对孩子不加以教导,善良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教育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从前,...
“教之道,贵以专”的意思是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1、出处 出自南宋·王应麟的《三字经》。2、原文片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