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哲学以及日常决策中,“效用”和“价值”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虽然有时被互换使用,但在严格意义上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场景。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效用的概念 定义:效用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或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或感受。它反映了消费者从消费某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
效用和价值的概念 效用的概念 效用这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人对各种东西能给自己带来的满足程度的一种感觉。比如说你特别喜欢吃巧克力,吃一块巧克力,你心里就觉得特美,那这一块巧克力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它的效用。它可不是个死东西,会因人而异。就像有人对新款手机特别痴迷,一拿到手,那效用简直爆棚;可有...
如果说经济学应该是人的行动的科学,那么当主流经济学放弃价值概念,而把理论建立在心理学意义上“效用”概念之上时,那么它在一开始就把人的行动排除了,因此也就偏离了真正的经济学。效用与价值的概念是经济学的原点,但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人们往往认为效用就是价值,两者是一回事,是可以替代使用的,其实必须对...
【名词解释】效用价值理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效用价值理论是人们关于价值问题探讨的主要理论之一。 这种理论从人们对商品用途(效用)的主观评价出发,以这种评价的大小作为衡量商品价值的惟一标准。在近代,效用价值理论取代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费用理论而成为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在古代,人们探讨价值问题时...
解答:效用价值论将商品的价值归于效用,即商品的使用价值。效用价值论包括客观效用价值论和主观效用价值论。前者更强调使用价值的客观属性,而后者则强调使用价值的心理测度。 效用价值论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价值观上存在根本对立。无论是客观效用价值论还是主观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价值的客观属性,将价值形成与决定同劳动...
效用价值理论的概念 效用价值理论的概念 效用价值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商品价值如何形成。这个理论认为,商品价值取决于它能给人带来的满足感。比如你渴得要命时,第一瓶矿泉水能解渴,第二瓶可能用来洗脸,第三瓶也许就随手送人,每瓶水的价值在你心里逐渐降低,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的直观表现。该理论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
效用价值理论浅谈 系统思考问题 一句话解释:对我有用的东西对我就有价值,对我没用的东西对我就没价值,对我有用,但是世界上又少就价值大,相反就价值小。什么叫“对我有用”?这玩意完全就是个人在特定情境里的主观感觉,你可以反驳,食物对每个人的用处是刚需吧,不以人的主观感受改变吧,其实食物也是在特定情境...
效用是指某个物品或行为给个体带来的满足程度或满足感受,是衡量个体对某种物品或行为偏好程度的标准。价值则是指物品或行为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性或意义。 效用对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效用是判断一个物品或行为对个体是否有价值的主要依据。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物品或行为给自己带来的效用大小来评估其价值。
答:庞巴维克是边际效用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边际效用价值论是庞巴维克经济学说的理论核心。这一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要点: 一种物品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人们对物品的主观评价。他认为,价值不是商品的客观属性,而是人们对物品的重要性的判断,这种判断是人们的主观意识。因此,价值是以人们对物品提供的福利的主观感觉为基础的...
①价值起源于效用,效用是形成价值的必要条件,因此只有在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稀缺的时候,才构成人的福利; ②资源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量,即满足人的最后需求欲望的那一单位物品的效用; ③边际效用递减,即指人们对某资源物品的欲望程度随着享用的其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 ④效用量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其大小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