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师是由国军的装甲兵团(团级)于1938年1月扩编而成,最强的时候下辖5个团,包括2个坦克团,1个装甲团,1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炮兵团,加上师直辖部队,满编2万余人。第一任指挥官为师长杜聿明,副师长邱清泉,参谋长廖耀湘。第200师也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唯一的摩托化部队。坦克团下辖2个坦克营和1个支援营...
第三支装甲师是第133“利托里奥”装甲师,该师最初被规划为步兵师,直到1939年11月才完成编制(该师的称号来自古罗马时代的“执法吏”(lictor),即手持法西斯束棒斧的官员)。第一支摩托化师是第102“特伦托”摩托化步兵师,建立于1939年1月2日,然后是第101“的里雅斯特”摩托化步兵师(两者都得名于一战后被意大利...
第132“公羊”装甲师,1940—1941年 算上常设总部与勤务单位,该师主要编制如下: 第32坦克团(坦克团,下辖第1营、第2营、第3营) 第8神枪手团(摩托化步兵团,下辖第3摩托车营;第5摩托化步兵营,第12摩托化步兵营;外加第132反坦克炮连,该连配备47/32火炮) ...
这两个时期的编制变化凸显了德军在战争中不断调整军事战术,根据战局和敌情变化灵活应对的能力。从摩托化步兵师到装甲掷弹兵师,再到最终的坦克师,这一系列的演变反映了德军对于机动化作战和火力支援的深刻认识。通过对比这两个时期的编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德军在二战中的战术调整和对于现代化战争的适应性。摩托...
摩托化师是指由轮式车辆构成的、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军事单位。具体来说:机动方式不同:摩托化师主要依赖轮子进行行驶,与机械化部队使用履带推进的方式不同。装备类型不同:摩托化师主要配备的是全轮式车辆,如汽车、轮式装甲车等,而机械化部队则主要使用坦克和履带式装甲车等履带式装备。适应环境不同:...
摩托化师是一种军事术语,指的是以装甲和机械化部队为主体的部队,具备快速机动能力,主要依赖摩托车、装甲车等机动车辆进行作战。以下是关于摩托化师的 一、基本定义 摩托化师是现代化军队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摩托车、装甲车等机动车辆为主要运输工具,快速部署和机动能力极强。这种师级单位在战场...
到1939年时,M2型榴弹炮的产量也只有48门,只够装备一个炮兵团。由于此时美国陆军开始全面摩托化升级,而M2型榴弹炮的炮架还是为了适应骡马牵引而非卡车牵引,于是美军又研发了新型的T5炮架,应用新型炮架的火炮被称为M2A1型,于是这款105毫米榴弹炮就此确定了最终形态,M2A1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53年,总产量10202门...
俄罗斯第3摩托化步兵师隶属于第20集团军,是西部军区2016年第二批建的两个师之一,是在俄罗斯原第9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和第6独立坦克旅的基础上扩编而来的。曾两次参加了车臣战争,后续在2009解散编制,之后再乌克兰局势升级之后于2016年重建,其主要作战序列包括:第237坦克团,第245、252、752摩步团,第99炮兵团和第...
二战德国国防军第60..第60摩托化师:1940年8月被改编为第60摩托化师。师长:Friedrich-Georg Eberhardt 中将(1939年9月1日—1940年8月)部署地区:德国(1939年9月—1940年
而摩托化,指的是另一种类型的机动性,即使用全轮式车辆,如汽车、轮式装甲车等。这些车辆主要依赖轮子进行行驶,灵活性更高,适合在平坦或公路环境下快速移动。摩托化师通常指的是配备有轮式车辆的部队,强调的是快速反应和机动能力。因此,当你听到“摩托化师”时,应该理解为由轮式车辆构成的、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