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富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是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中充分注意到摄影的极少数人中的一个。他的《摄影小史》(1931)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堪称摄影、文化理论的经典著作,也是当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领域的必读之作。
然而,机械复制技术打破了这一传统,机械复制使艺术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使艺术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便利、广泛,机械复制打破了精英阶层对艺术的垄断,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到艺术活动之中,艺术品的价值从膜拜价值滑向展示价值,艺术品的神秘感消失了,艺术品的灵韵被打破。 第三,艺术品的观赏方式。传统艺术作品要求欣赏者...
大众是促使所有现今面对艺术作品的惯常态度获得新生的温床。量遽变到质:极其广泛的大众的参与就引起了参与方式的变化。这种参与刚出现时名声并不好,这一点不该把观赏者搞糊涂。人们对观赏者抱怨道,大众在艺术作品中寻求着消遣,而艺术爱好者却凝神专注地走向艺术品。……这一点在建筑物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自古以来,建...
P21 摄影之于绘画如同钢琴之于提琴,用技术与机械代替了调音的过程。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P0 杜拉斯夫人:真或许可能存在,假则纯属人为。 第一稿 1.前言 P47 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作用,一方面则是在艺术领域的预言。 2.机械复制 P0 运用机械的复制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手这一艺术作品中的重要媒介逐渐被眼所替代。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4篇论文。其中,《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均为本雅明享誉世界的佳作名篇。作为对摄影、电影的批评实践中的丰碑,它们不仅为人们理解这两个媒介提供了一种全新且富于...
摄影如何成为创造性的,其需要建构什么东西,创造性摄影和建构性摄影出现的时代背景和美学发展背景是什么?——”精神战胜了器械,它将器械的精密结果转化成了生命的等价物。“当今社会秩序的危机越是散发开来,其间单个要素越是僵硬地走向彼此势不两立的对峙,那么,创造物——就其最深层本质而言是变体,对峙是其父,模仿是...
他对艺术复制和文化工业的一些辩护性观点和看法也使得他得以特立独行于法兰克福。在《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着重分析了摄影的出现对现代文明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对艺术活动的革命性颠覆。他认为以摄影(包括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手段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艺术的认知方式,并预言机械复制的手段将...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193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绘画与摄影》(193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1938)4篇论文。 其中本雅明的佳作名篇《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这两篇文章中,本雅明着重论述了摄影在19世纪的发明对美学理论、艺术活动...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193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绘画与摄影》(193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1938)4篇论文。 其中,《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均为本雅明享誉世界的佳作名篇。作为对摄影、电影的批评实践中的丰碑,它们不仅为人们理解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