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提出 " 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 ( ) A. 周作人 B. 钱玄同 C. 胡适 D. 刘半农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这一说法是谁提出的? A.周作人B.钱玄同C.胡适D.刘半农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答案】: C.胡适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著名学者,诗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著闻于世。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单项选择题 A.周作人 B.钱玄同 C.胡适 D.刘半农 AI智答 联系客服周一至周五 08:30-18:00 剩余次数:0 Hello, 有问题你_
提出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胡适。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将文学革命的目标归结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其认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单选] 提出“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的是()A . 周作人B . 钱玄同C . 胡适D . 刘半农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提出“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者是()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巴金搜索 题目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提出“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者是() A.胡适B.陈独秀C.鲁迅D.巴金 答案 A 解析收藏 反馈 分享
胡适。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更明确地标示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有了国语的文学,方才可有文学的国语。有了文学的国语,我们的国语才可算得真正国语。” 1918年的春季胡适写了一篇长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来讨论文学革命的问题。文章主题之外胡适又加了两条副题,"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也就是说文学是用国语写的...
搜索智能精选 题目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人物是( )A.胡适B.钱玄同C.陈独秀D.刘半农 答案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