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这个东东~ [2021041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docx]给你放这儿啦~ 这个资源你喜欢不,还想了解其他类似的资源不?
且该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断加大,罪责相适应的原则也不能完全体现,因此,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将刑法第312条修改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后于2021年4月又作了修正,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相关适用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进一步明确了该罪的入罪标准、免予刑事处罚及从宽处理的情形、“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犯罪数额的计算、事先通谋的处理、此罪与彼罪的区分、竞合关系的处理、与上游犯罪的关系、单位犯罪...
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解读。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该条款指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标准 1、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明知是犯罪所得仍积极提供银行账户进行资金转移,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综合考虑全案犯罪事实及其具有从犯、自首、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依法对被告人李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
从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看,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规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立法解释。 1.刑法条文的前后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57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城市中当前几类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指示》就提出了对于窝赃、销赃犯罪的处理原则:(1)在处理窝赃、销赃问题...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也是定罪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量刑情节的考虑 人民法院在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时,应综合考虑上游犯罪的性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节、后果及社会危害程度等,依法定罪处罚。这意味着,量刑时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犯罪...
为依法惩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实际,就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中文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发布日期 2015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