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尼采后来一再点明,是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审美价值是该书承认的唯一价值,全然非思辩、非道德的艺术家之神是该书承认的唯一的神,他还明确指出,人生的审美评价是与人生的宗教、道德评价以及科学评价根本对立的。《悲剧的诞生》尼采后来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其实,重估的思想早已蕴含...
为此,尼采首先论述了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然后探讨了它后来衰亡的原因,最后认为瓦格纳的歌剧不仅意味着希腊悲剧的复兴,而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代表了德国文化的新生。然而,《悲剧的诞生》的真正意图既不是盲目的赞美瓦格纳的歌剧,也不只是从语文学和历史学意义上分析、考证希腊悲剧的起源,而是在哲学上思考生命本身作...
悲剧的诞生 尼采 完结· 外国名著 · 9.6万字 45611人气/总 加入书架 尼采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的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读者即艺术家的美学。事实上,尼采的美学尽管不太受志治美学史的学者重视,对于艺术家却有极大的魅力,影响了一大批作家、艺术家的...
《悲剧的诞生-尼采文集》是2013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德)尼采、赵登荣。尼采在书中独创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重要概念,借此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语言,重新阐释古希腊文化,进而探讨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能乃至人生的意义。尼采认为,日神(阿婆罗)的艺术表现为雕塑和史诗,是梦幻艺术...
弗洛伊德曾说,尼采是他见过的将自我了解得最透彻的人。 所以尼采的思想不会过时,因为他把握到了人类精神的深处,并将它记录了下来。 这是尼采最可爱的地方之一,他的为人和他的哲学一样,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顾及自己的毁誉。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什么呢,就是尼采的思想能够实用。
悲剧的诞生 【德国】尼采 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古典语言学家、诗人。1864年入波恩大学师从李奇尔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转入莱比锡大学,开始接触叔本华的著作。五年后,在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古典语言学和古代哲学,...
尼采在本书中秉承瓦格纳“通过艺术重建神话”的理想,构造了一个文化哲学理想,撇开以早期希腊神话和英雄传说为内容的艺术文化,批判后起的科学-理论文化(发端于苏格拉底的科学乐观主义传统),而推崇具有形而上学性的悲剧艺术。为了解说希腊悲剧艺术的高妙,尼采动用了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两个神话形象,认为“阿波罗元素”与“...
《尼采美学文选:悲剧的诞生》是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 尼采。内容简介 只能是凭借猜测。然而,他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对于这一点,尼采自己有清楚的意识。还在写作此书时,一个朋友对他的酒神理论感到疑惑,要求证据,...
《青年尼采作品:悲剧的诞生》是2014年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弗里德里希·尼采 (Nietzsche F.)。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19 世纪后期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与传统辩驳,同时也成为传统的一部分。1889 年,尼采在都灵的街头,看到了一匹被马夫虐待的马。在那个瞬间,他心生悲悯,抱住了马的脖子。这件事导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