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定位上的变化:过去的解放军总装备部既是中央军委的工作机关、但更是掌管全军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地位非常突出、权力高度集中。相比之下,军委装备发展部并非全军的总部领导机构,而是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定位上从原先的“领导总部”演变为了如今的“办事部门”。二、职责权限上的变化:改革前...
如果说总装备部是一个“全能选手”,那么装备发展部则更像是一个“专业选手”。在职责范围上,两者有着显著的差异。总装备部时期,该部门既是工作机关又是领导机关,统筹管理全军的武器装备建设工作,领导所属机关、部队、院校、科研机构的各项工作。这种“大而全”的职责范围使得总装备部在军事装备建设中发挥了举足...
但在本轮军队和国防体制改革中,四总部体制被取消,总装备部和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一样被降格拆分,重新组建为军委装备发展部,级别为副战区级,其原先的权力自然也被分解到了各个军委相关职能部门。概况来说,那就是职责范围缩减、规格等级降低,从原来独当一面的领导机关变成了军委的办事机关、执行机关。最后,介绍...
首先,最直观的差异就是机构的级别规格。在过去,总装备部的领导团队包括部长、政委以及众多皆为上将、中将的副职,为正军区级,其总体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而现在的装备发展部被调整为副战区级别,新任副职为明确正军级少将,相应的领导的级别有所下降,这也是此次改革的显著变化之一。其次,职责范围发生了重大改变。原...
那么,现在的装备发展部和之前的总装备部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机构规格降级。 之前,总装备部是正大军区级建制,部长、政委为正大军区职,副职是副大军区职,有若干名上将、中将。 并且,总装备部的部长还会高配,由上级领导兼任。 现在,装备发展部已经明确降格为副战区级建制,部长是副战区职,副部长是正军职。
建国初期,我军组建了3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也就是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一般称为解放军三总部,此后短暂组建了几个新的总部,但是在1957年时又恢复到了“三总部”的状态,此后解放军三总部维持了三十余年,中央军委于1998年又新设立了总装备部,这就是世人非常熟悉的军委四总部或者解放军四总部了。
1、原先隶属于总装备部的“科学技术委员会”独立出来,负责国防科技战略管理、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变为副战区级的独立职能部门。2、原先隶属于总装备部的军事院校全都重组、转隶至各军兵种。其中,解放军装备学院重组为了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被陆军工程大学吸收合并,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被...
那么,现在的装备发展部和之前的总装备部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机构规格降级。 之前,总装备部是正大军区级建制,部长、政委为正大军区职,副职是副大军区职,有若干名上将、中将。 并且,总装备部的部长还会高配,由上级领导兼任。 现在,装备发展部已经明确降格为副战区级建制,部长是副战区职,副部长是正军职。
此外,通用装备保障和电子信息等部门则在各自的领域内,为全军提供着全方位的装备保障服务。总装备部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的负责全军武器装备工作的领导机关。1998年4月3日组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综合计划、军兵种、陆军装备科研订购、通用装备保障、电子信息等部门。《军事理论基础教程》有相关介绍, 总装备部作为全军...
3、在管理层级方面,装备发展部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以往,总装备部采用“总部——二级部——局——处”四级管理模式,其中“二级部”如综合计划部、军兵种装备部等均为正军级建制。然而,现在装备发展部已撤销“二级部”层级,改为“部——局——处”三级管理模式,使得整个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据公开资料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