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比例不是1:1的种群不一定是衰退型。
直接决定种群数量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而且大多数物种都有自己的性别比例平衡,可能各不相同,1:1的性别比例不一定是最好的,有可能会是增长相对较慢。对于某些的生物来说增长快不一定是1比1,可能是1:2或其他.
解析: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般不同;自然界大多数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1,也有一些种群的性别比例并非1∶1,如蜜蜂雄性多于雌性;种群密度的大小可作为人类判断生物有益或有害、保护或防治的依据。结果一 题目 下列关于动物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 所有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C. 害...
[答案] D 答案D 解析 不同种群的出生率一般不同,A项错误; 并不是所有种群的性别比例都为1∶1,B项错误;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C项错误;处于增长型年龄组成的种群,生殖前期、生殖期的个体所占比例较高,预示种群数量将增多,D项正确。反馈...
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为什么不对? 直接决定种群数量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而且大多数物种都有自己的性别比例平衡,可能各不相同,1:1的性别比例不一定是最好的,有可能会是增长相对较慢。对于某些的生物来说增长快不一定是1比1,可能是1:2或其他.
解答解: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人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是种群数量还受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影响,A错误; B、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如雌雄同体的种群没有性别比例,B正确; C、雌雄比例接近1:1且婚配制度为一雌一雄,出生率比较高,C正确; D、若某动物种群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降低,D正确. ...
①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所以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所以能产生新的基因,①正确;②在性别比例为1:1的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细胞数,②正确;③由于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XX,所以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不可能出现,...
解:(1)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如原核生物没有性别之分。(2)杨树属于一种生物,而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因此某种杨树长得有高有低,不能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3)某湖泊慢慢变成沼泽地,由于起始条件不为零,因此属于次生演替。受水浸泡的沼...
A、生物种群的性别比例不全为1:1,且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的是种群的出生率,A错误;B、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地域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B正确;C、“五一”期间北京人口数量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C正确;D、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D正确。故选A。【点睛...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解答:解:A、基因型为AaB的绵羊的基因型应该表示为AaXBY,能产生AY、aXB、AXB、aY四种精子,A正确; B、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因此在性别比例为1:1的某哺乳动物种群中,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一般多于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