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显示,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延续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低增长、低贸易的“三高两低”态势。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态势和趋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态势是趋势的基础,趋势则是态势的延伸。态势的变化和发展会产生新的趋势,而趋势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影响和改变态势。态势与趋势的分析需要从各个层面和维度来进行,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整体形势。 态势形势和趋势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军事领域,态势分析可以帮助...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整体向好,但也存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隐患较多、就业形势严峻复杂等突出问题。因此,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和难题。一要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3年上半年,随着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多项...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复苏态势,全年GDP超126万亿元,以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顺利实现了年初制定的5%增长目标。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2022年基数相对较低,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仅4.1%,仍低于潜在增速区间,这表明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对此...
王一鸣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呈现趋势性恢复态势,2023年全年有望实现5.2%的经济增速,但考虑到2022年低基数因素,两年平均增速仅4.1%,依然低于“十四五”期间5%—5.5%的潜在增长率,反映出经济仍有产出缺口,表明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仍有不足。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中国经济仍处在高速增长向中速收敛过程中,2020年至2022年的...
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或趋势,常用于分析当前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向。如:“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态势:指事物发展的形势和状况,强调其动态变化。态势多用于描述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发展趋势等。如:“双方态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趋势:指事物发展的趋向,通常用于描述一种长期或总体的方向。如:“随着科技...
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和举措,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准确识别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主动担当作为,...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仍将延续疫后恢复态势,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速。从动能看,相对确定的是服务业、高端制造和基建投资,房地产在政策作用下预计将逐步筑底,但恢复力度还要看政策的进一步加码;从经济周期来看,库存周期大概率已触底,从去库存进入到补库存对于经济增长是积极的;从基数的角度,2022和2023年两年平均...
2023年就业改善态势明显 透过数据看趋势,不乏就业亮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指出,2023年就业形势呈现的明显特点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新增就业规模超过1100万,脱贫人员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农民工、青年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得到有效保障。“从2023年就业数据看,虽然存在一定...
态势,会意,拼搏格斗双方的意志较量的趋势,看向哪一方倾斜。3,形势。【说文解字】形,[戶經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