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该句出自《论语·述而》 。 主要表达道、德、仁、艺是做人做事的修养要点,无高远的志向,就难免俗气。没有相当的德行为依据,人生就无根,最终也不能成熟,没有仁的...
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应该追求道德,以道德为准则行事,依靠仁爱之心来对待他人,同时也要在艺术领域中寻求自我发展和欣赏美好事物。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人生追求,旨在使我们成为有品德、有文化、有情感的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实现自我提升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句至理名言,不仅是儒家学子追求学问和人生的指导原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深入解析,以期让读者在领悟儒家智慧的同时,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践行的路径。一、志于道“志于道”,即立志于追求真理和道义。在儒家看来,道是宇宙间最高的...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和人生追求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了追求真理和道义、培养德行、践行仁爱之心以及艺术修养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儒家思想中关于理想人格和美好生活的完整图景。在现代...
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结果一 题目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怎样理解? 答案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评析】 《礼记·学...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摘自《论语·述而篇》 译文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 注释德: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艺:指孔子教授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日常所用。
2. “据于德”,意味着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必须以道德的行为为基础。孔子强调,虽然理想可以高远,但实现理想的行为必须建立在道德之上。3. “依于仁”,是指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要有仁爱的精神。仁不仅是对他人的关爱,也是对自己的修养。只有内心充满仁爱,才能真正关爱他人和社会。4. “游于艺”,“...
解答一 举报 志于道,是说志向要正大光明;据于德,据当为矩的通假字,是说要以德作为行事的规则;依于仁,是说在与德行约束关系不大的日常事务中,应从仁义的角度出发处理问题;游于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交际手段要有一定基础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