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扬州》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但标题却不明题怀人,而偏说怀地,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诗人极写扬州明月,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标题吻合无间,使诗歌产生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
在这首诗中,徐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美丽与哀愁。萧娘代表着古代诗词中的女性形象,而桃叶则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无赖,原意为无以聊赖,这里却有了可爱的情味,仿佛在诉说着扬州的独特魅力。💭【赏析】 这首诗表面上是回忆扬州,实际上是对离人的思念。开篇即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离愁。第二句亦有...
忆扬州 [唐代]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翻译与注释 注释:①萧娘:南朝以来,诗词中的男子所恋的女子常被称为萧娘,女子所恋的男子常被称为萧郎。脸薄:容易害羞,这里形容女子娇美。胜:能承受。桃叶:这里代指所少女的代称或指思念的佳人。觉:察觉。②无赖:,...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忆扬州》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写诗人对扬州的忆念,用“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描写月色之美,有着极高的艺术概括力,在表现扬州夜景之美上可谓独树一帜。全诗语言洗炼自然,意境鲜明隽永,是一篇难得的佳作。首先,从第一句“萧娘脸薄难胜泪”开始...
赏析: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之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夜,⼆分⽆赖是扬州。 【赏析】 诗的前两句回忆当时分别的情景。“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之⼈;“愁眉”、“泪眼”分别⽤⼀个“难”字和⼀个“易”字表达出来,有反复留连、⽆限萦怀之感。 后...
《忆扬州·徐凝》原文与赏析 《忆扬州》是唐朝诗人徐凝所作的一首七绝,这是一首怀人诗,也是一首风景诗,更是一幅山水风情画。全诗如下: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首句“萧娘脸薄难胜泪”,以“萧娘”借指扬州的美人,极...
赏析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他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的情重,衬出诗人自己情怀的不堪,这是深一层的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的别离景象,萧...
这首《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诗人并未专注于描绘扬州这座“绿扬城郭”的美景,而是选择了以深情的笔触追忆起昔日的离别场景。他通过描绘远人的音容笑貌,用昔日情感的厚重来衬托自己此刻难以承受的思念,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写法。诗的前两句“相见时难别亦难”,用“难”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