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全称为手厥阴心包经,主要从循行路线、生理功能、主治病症、经络穴位、养生保健等方面来了解。具体如下: 1、循行路线: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历经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络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之间,进入肘窝中,再向下行...
一、护卫心脏,稳定情绪 心包经的主要功能就是护卫心脏。它像一层保护屏障一样,围绕着心脏,防止外部邪气侵入,确保心脏的安全和稳定。同时,心包经还能调节情绪,使人心境平和、精神饱满。 二、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心包经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能够缓解心胸疼痛、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
心包经一般指手厥阴心包经,是循行于手臂正中的一条经脉。心包经是中医说法,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 心包经主要行走于上肢,出于心包之络,首穴是天池,从胸中出来,贯穿膈肌,从胸至腹先后连系上、中、下三焦,最后进入掌中,止于中指末端,末穴是中冲。左右各9穴,一共有18个穴位。中医认为,心包经对心脏调整有良...
心包经这个术语出自《黄帝内经》,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 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阳三焦经于无名指,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 中文名手厥阴心包经 出处《黄帝内经》 概 念十二经脉之一 类 别中医基础术语 简称心包经 简介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图 手...
心包经,又称“手厥阴心包经”,是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它起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包经的世界,探寻其奥秘与养生之道。 🌿 心包经的秘密 在中医看来,心包经是“心之宫城”,它守护着心脏,使其免受外界邪气的侵扰。心包经的畅通与...
【概述】:心包经为护卫心主的大将军,“心为君主之官”不受邪,心包代之。心包经受邪,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失眠多梦等症状。 【循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浅出属心包络,向下经过横膈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其支脉,从胸部向外侧循行,至腋下3寸处,再向上抵达腋部,沿着上...
02、按摩心包经步骤 改善心包积液过多需要在膀胱经的昆仑穴、任脉的膻中穴和整条心包经上按摩。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按摩昆仑穴 昆仑穴在两脚外侧脚踝后方凹陷的部位,如下图所示: 网络,侵删 膀胱经是身体各条经络排除垃圾的出口,就像身体的大排水沟一样。身体十二个脏腑相应的经络,在膀胱经上...
心包经很短,它起于胸中,从心脏出发,经过腋窝,沿手臂内侧的正中线到达指尖,中途经过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九个大穴。 当存在心脏不适等症状时,可以顺心包经按揉,如果哪一个地方让你感觉酸痛或者麻木,需要重点按揉,因为这个地方可能有瘀堵,需要及时疏...
心包经的走向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通过横膈,依次循序下行,联络三焦。其具体的走向可以分为胸部分支和掌中分支两部分。胸部分支:从胸中出于胁部,经腋下三寸处(天池穴),上行至腋窝,沿上肢内侧中线,行于手太阴和手少阴之间,进入肘窝中,向下行于前臂两筋(挠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
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动作,每天勾一勾这根手指,能有效促进心经和心包经的畅通,还能增强腰膝的力量,改善心情,睡一个好觉。“这根手指”,其实就是中指。中医认为,中指和身体里两条关键的经络 —— 心经和心包经关系特别紧密。我们只要每天按一定的方法勾勾中指,就能让这两条经络 “活跃” 起来,身体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