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的互联网银行一共有9家,以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为代表其特点是由大型互联网公司参与设立的,依托II类电子账户、完全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业务的银行,其在服务模式上不设立物理网点,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数据和平台开展小微企业小额贷款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等金融服务。二、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对比分析 本文将从...
从2023年的营收总量上来看,微众银行以393.61亿元高居第一,其营收总量甚至超过其他4家头部互联网银行的营收总和。微众银行作为全国首家民营银行,于2014年开业,多年稳步发展中,行业地位愈发稳固。 网商银行以187.43亿元营收位居第二,是头部互联网银行中第二家营收体量超过100亿的银行。此后分别为新网银行、苏商银行...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最后一日,网商银行、微众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巨头先后公布2023年业绩报告,至此,包括新网银行、百信银行、苏商银行、亿联银行在内的6家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互联网型银行相继交卷。 从业绩表现来看,微众银行仍稳坐民营银行"头把交椅",网商银行紧随其后;信贷规模持续扩张,生息资产规模增长成为业绩优良的主要原因。
单看网商银行,实际上增量也非常可观,2018年末网商银行629.79亿元存款余额的水平,相对于网商银行2017年末的251.68亿元增长150.23%。 由于3家互联网银行不能进行远程开设一类账户,此前微众、网商的负债均曾一度依靠同业负债,即资金来源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以前资金来...
苏宁银行则聚焦于消费金融、微商金融、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四大业务条线。 网商银行VS微众银行: 营收增速类似,净利润、用户数各有优劣 除了百信银行、苏宁银行这样业务表现差异明显之外,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同样为营收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速,但是,数据背后、银行之间的业务开展策略之间的区别更值得关注。 2020年,网商银行、...
微众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是三家互联网银行中开业最早的。与之相对应,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则分别于2015年6月、2016年12月开业。有意思的是,这三家互联网银行无一例外均注册在南方城市。其中,微众银行在深圳,网商银行在杭州,新网银行在成都。三大经济活跃的城市,为所在银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强大的股东背景...
综合几家互联网银行目前披露的业绩与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大巨头仍处于领先,新网银行、江苏苏宁银行等在第二梯队紧随其后。截至2023年9月末,网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47.32亿元,相较于上一个季度末增长14.61%。前三季度,网商银行实现营收133.74亿元,同比增长20.30%,为2022年全年营收的85%;净利润27.37亿元,同比...
本文将从中国现有的两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入手,对中国互联网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原因和其风险进行评析。 一、首家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现状:微众银行 2014年12月28日,中国一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微众银行)的官网上线。公开资料显示,...
互联网银行并无精确定义,我国的银行监管分类上也无互联网银行一类,本报告所指的互联网银行,是指无物理网点(或虽有个别物理网点,但并不在全行业务中起主要作用,只是起到类似旗舰店的形象功能,比如新网银行、苏宁银行),并且依靠大数据风控,实现纯线上放贷经营的银行。我国目前主要有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四川...
开门见山,先呈现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的基本财务指标,以便对两家互联网银行全貌理出一个直观印象:券商中国记者进一步剖析年报,按照“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的常规口径来计算同业负债的话,那微众银行的同业负债额高达385.35亿,占总负债的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