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句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是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一般有三句,每句分别有5、7、5个音节,每首徘句共17个音节,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徘句的重要代表是被称为“徘圣”的松尾芭蕉(约1644-1694)。 徘句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最短小的诗歌体裁,是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一般有三句...
什么叫徘句?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俳句起源于日本,原称俳谐,自明治时代由正冈子规起改称俳句.代表作家有松尾芭蕉,山头火等.汉译文体称“汉俳”. 格式 一般的俳句是以“5,7,5”三句共17音节构成,但亦有多于或小于17音节的句子.另外,俳句里面一定要有“季语”包含在内.所谓季语是指能够表达春夏秋冬...
日本徘句日本俳句是一种以“五七五”音节为结构的古典短诗,以凝练的语言捕捉自然瞬间与人生哲思,展现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感知。其核心在于用极简的形式传递深远意境,常以季语点睛,融合瞬间之美与永恒之思。 一、音节结构与形式美学 俳句遵循严格的“五七五”十七音节奏,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
五月的徘句 1.五月樱瓣舞,徘句轻吟间,春意正浓时。2.徘句中藏春意,五月里,樱花绚烂,浪漫不言而喻。3.春末夏初之际,用徘句锁住,五月的温柔与繁华。4.五月风暖,花开,一句徘句,一抹春色,尽显诗意生活。5.精选五言徘句,致敬那,即将逝去的春日美景。6.在这绚烂五月天,以徘句记录,每一刻的春暖...
从徘句产生到松尾芭蕉以前的两百年间,徘句的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还没有成熟,处于摸索的阶段。属于早期俳句阶段,前半段是史前阶段,后半段属于摇篮阶段,接下来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摇篮时代。谈林派 贞门俳谐由于法则烦琐,语言技巧比较单调,时间一长,就失去了吸引力;当时又正值城市生活得到发展,町人(即市民)文化...
种田山火头是这一诗歌源流发展重要的人物,其作品朴素,清纯,自然之美,充满禅意。 如: 行不尽,行不尽,一路青山。 云涌起,白云涌起,我步向白云。 月光洒肩背,身影涉水行。 蓝蓝天空下,粒粒米饭香。 忽见故乡影,山椒嫩芽中 路转见海角,风吹豌豆田 蝴蝶翩翩舞,片片开春兰...
格式与结构:一般的俳句以“5,7,5”三句共17音节构成,但亦存在多于或小于17音节的句子。这种特定的格式和结构是俳句的一大特点。季语要素:俳句中必须包含“季语”,即能够表达春夏秋冬四季的词语。季语的使用使得俳句具有鲜明的季节感和时间感。代表作品与作家:俳句的代表作家有松尾芭蕉、山头火等...
思念如月光,静静洒心上,愿你夜好梦,幸福万年长。 星辰遥相映,思念随风扬,愿你笑颜开,快乐永不忘。 时光匆匆逝,思念永不息,愿你心如意,前程皆美丽。 岁月静如水,思念深似海,愿你福满堂,安康常相伴。 山水有相逢,思念无绝期,愿你步步高,人生更精彩。 徘句是一种古典的日本短诗形式,通常由五、七、五音节的...
日本江户时期徘句的代表作家是 ,小说(浮世草子)的代表作家 ,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松尾芭蕉,井原西鹤,近松门左衛門 判断题目完整性:问题完整提供了三个江户时期文学形式(俳句、浮世草子、戏剧)的填空题,不存在缺失。分析领域代表作家:1. 俳句:松尾芭蕉是江户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俳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