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是雄安人,《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地在白洋淀,电影拍摄也在白洋淀,那如果说小兵张嘎是雄安人,或者说是雄安“户口”,您认同这个说法吗?徐光耀:我同意这个说法。白洋淀的人非常喜欢小兵张嘎。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白洋淀老百姓就在他们乡村边上搭了一些小屋,小屋里头用芦苇和泥巴堆起小兵张嘎的形象。这...
从《平原烈火》到《小兵张嘎》,从《四百生灵》《望日莲》到《昨夜西风凋碧树》《向死而生》,无论何种题材,无论何时何地,徐光耀的作品里没有任何炫技的文字和写法,甚至因为质朴而带有那么一些土气,但是就让人读来劲道生动,三言两语间,画面人物就能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面前。房东女儿的眼睛、各地战友的方言...
1961年中篇小说《小兵张嘎》、1963年同名电影相继问世。徐光耀笔下的嘎子顽皮淘气,又人小鬼大、疾恶如仇、英勇无畏,这个英雄小八路早已成为不可替代的经典形象。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地在白洋淀边的鬼不灵村,电影拍摄的水景在雄县七间房乡,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白洋淀的水景,许多人是通过看《小兵张嘎》知道了白洋淀。
“孙犁先生说过,一部作品能有50年生命就不错了。《小兵张嘎》已经60多岁了。现在电视台还会播放,小说还在出版,孩子们喜欢,说明它还活着。”今年99岁的作家徐光耀谈吐从容,聊到作品,眼中透着惬意的光。夏日的一个午后,徐光耀回忆起创作经历,那些烽火年月、那些文坛往事、那些旧友故知,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徐光耀笔名越风,生于河北雄县的他在13岁时加入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徐光耀在25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原烈火》,这也是新中国第一部抗战小说。1961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小兵张嘎》,1963年同名电影问世,它们成为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红色文学和电影经典,至今仍充满生命力。现场,徐光耀以视频形式发表...
1961年底出版的《小兵张嘎》如今已问世63年,徐光耀也已是百岁老人,但嘎子却永远年轻。徐光耀一直强调自己是个刻板的人,很羡慕嘎子身上的“嘎”气。实际上,如果内心深处没有嘎子的性情,又怎能将他塑造得如此经典。或许是徐老投身革命时年纪太小,作为战士的他只能把小男孩的活泼顽皮与“嘎”气收敛起来。还好有...
《小兵张嘎》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小说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名叫张嘎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锻炼成长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的形象,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
小兵张嘎 作者:徐光耀 内容简介:白洋淀边一个小水庄子里,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叫张嘎.他热爱八路军,八路军波波也很喜欢他。住在庄上养伤、养病的八路军叔叔,常常讲英雄故事给他听。…… 最近更新:2025-02-05 最新章节:再版后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小兵张嘎》是著名作家徐光耀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革命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佳作,讲述的是一个出生在冀中平原的少年张嘎英勇抗日的故事。文本语言朴实生动,故事情节紧张有趣,整部小说着力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的形象,他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锻炼成长为一个集英雄气概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