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实现了农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创造性回答了( )等问题,为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制度基础。 A. 谁来种地 B. 钱从哪儿来 C. 种什么地 D. 如何种地 相关知...
“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三权分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央关于农村土地问题出台的又一重大政策。
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是增强自身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问题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以求共同探讨。
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是增强自身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立法问题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以求共同探讨。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 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这是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创新。 从 “两权 ”分离到“三权”分置.以稳定为基础.以放活为目标.坚持了土 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促进农 村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发展.进一步解 放和发展了农村...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有人蓄意颠倒本末,用强化固定承包权的手法消解虚化土地所有权的性质,甚至想用经营权取代承包权、所有权的地位。这是违反宪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一股反动势力。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就是坚守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基本原则,这是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
1982年的中央1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形成了农户、国家和集体之间的合约关系,确立了农户对土地的部分产权,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再次明确确定了这...
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在发布会上解读说,就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的改革。 承包地方面,重点是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确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权保持...
3.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土地权利状况——通过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权,土地权利的经营权部分回归农民手中。 上世纪70年代末,包产到户的创新之举引发了土地制度变革。首先,农民为了吃饱饭而将原来实行了20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打破,将生产和经营的主体由生产队转为农户。1982年的中央1号文件,正式确立了家庭...
在回顾、评述近年来学术界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背景、影响因素,分析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基础的之上,解读2015年11月2日颁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